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信息详情
西城区司法局2022年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3-10-08 16:29    

分享:

2022年,西城区司法局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区,进一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统筹开展全面依法治区工作。2022年,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共召开委员会会议1次,制发文件3件。完成北京市西城区法治建设评估(2022年度)工作,完成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出台区“八五”普法规划重点任务分解。牵头完成中央依法治国办对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督察涉及我区各项任务的整改工作;完成市依法治市办对我区法治建设实地督察工作;完成法治领域改革推进等相关工作。

(二)深入推进司法行政改革。稳妥推进复议体制改革,调整机构设置和加强队伍建设,增设区政府行政复议接待站(点)。加强社区矫正机构建设,成立西城区社区矫正委员会,召开了西城区矫正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区街道一级社区矫正委员会目前已全部成立。

(三)全面开展依法行政工作。组织召开了依法行政领导小组会议1次,以领导小组名义制发文件5件。以区政府名义印发《北京市西城区法治政府建设规划(2021-2025年)》并制定了分工方案;编制区依法行政年度考核指标。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评审、重大行政决策案例和行政执法指导案例评审工作。完成2021年西城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向区政府常务会议汇报了2021年西城区依法行政专项数据分析报告。做好区政府重大决策事项及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共审核政府决策、文件等130余件,政府协议20件。切实履行行政复议和应诉职责,共受理行政复议申请476件,审结复议案件409件,代理行政诉讼案件276件。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持续深化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将行政执法情况与12345接诉即办群众需求较为集中的领域进行比对分析。完成全区1872名行政执法人员新版行政执法证件统一换发工作。年内组织三次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共119人参加,考试通过率92.52%。

(四)积极回应群众法律需求。进一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化推进热线、网络、实体三大平台全面融合。加大公共法律服务宣传力度,提升群众知晓率。主动做好弱势群众权益保护工作,建立了老年人咨询申请绿色通道、开展农民工专项维权服务活动,组建成立了妇女未成年人法援律师团。全年办理法援案件1468件,现场法律咨询40773件,热线法律咨询47335件,接线满意率达99.9以上%,位居全市第一名。全区各单位各街道落实普法责任制,开展疫情防控、宪法和民法典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2000余场。新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5个。广泛开展新媒体普法,利用公交地铁站台普法,扩大覆盖面。加强公证行业质量监管力度,全年为民办理公证136498件,接待群众262835人次。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举措,我区三家公证处均实现不动产+公证服务一站式办理,使办事群众切实感受到便利。

(五)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排查和化解矛盾,围绕构建全区大调解工作格局精准发力,全年共受理调解案件51347件,调解成功42718件,成功率83.19%;涉接诉即办案件2566件,调解成功1960件,成功率76.38%。最大限度把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继续推进大调解工作格局向基层延伸。切实把广内街道调解中心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果维护好,并进一步推广到各街道。强化社区矫正工作。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全年列管的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矫人员在重大活动中未发生问题。办理律师类投诉查处和行政处罚及接诉即办308件,办理公证类接诉即办106件,接待司法鉴定投诉97人次,受理投诉案件14件。

(六)着力抓好思想政治建设。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教育整顿成果,引导全体党员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推动全系统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创新发展。积极落实年度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按时完成41名预备党员转正和8名党员发展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紧盯重要时间节点,积极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深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不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重大节假日前进行廉政提醒,督促党员干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履职行为。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先后选派95名干部下沉广外、白纸坊、金融街、陶然亭、广内五个街道执行核酸检测和小区卡口执守任务,截至目前为止,累计派出约3000余人次。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一)深化统筹协调作用。一是运用好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指挥棒功能,围绕《西城区法治政府建设规划(2021-2025年)》,加强多部门联动,健全各委办局参与机制,认真做好“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率先建成西城法治政府。二是加大法治督察力度,坚持引领创新,借助区人大、区政协、区委巡察等有效机制,建成有西城特色的法治督察体系,在我区获得首批“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区”的基础上,打造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形成西城特色。三是充分发挥西城区执法、普法、调解专项协调小组及政府社区矫正办公室等区级领导机构的力量。明确各部门普法责任清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共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按照接诉即办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要求,完善考核标准,提高主动响应能力,不断调整执法目标,加快推进区级执法数据平台建设工作,切实把区相关部门执法监督功能统筹起来。

(二)进一步夯实基层法治建设基础。一是全面提升司法所综合素质。加强司法所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司法所软实力,着力打造一批在市区具有影响力的司法行政品牌亮点和创新性工作。按照司法部《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统一部署和法治社会建设标准,认真抓好司法所基础建设,规范业务工作。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针对制约司法所建设的瓶颈和难点问题,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全面提升司法所建设水平。二是搞好民主法治社区示范区建设,并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和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建设纳入依法行政考核范畴。三是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作用,形成社会各界支持、群众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

(三)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公证、律师、调解、鉴定、普法等资源融合发展,努力构建“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法律服务的内容、标准和质量等方面有新提升,着力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与调解、公证、复议等领域工作衔接机制。二是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用好大数据有效载体和OA系统,研究探索网上解决居民法律问题新模式。努力构建集"12348"服务热线、网站、微信、移动客户端为一体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辖区居民提供全覆盖、全时空的高品质公共法律服务,实现“足不出户、解决问题”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四)扎实推进行政复议改革。完善行政复议机构体制机制,提升行政复议人员化解行政争议的能力。一是完善绩效考核治标设定,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大考核力度,重点考核各单位各街道工作配合程度,应诉工作重点考核各单位各街道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二是完善西城区行政复议委员会建设,充实各方面力量,建章立制,提高疑难复杂案件办理质量,增强行政复议公信力,努力将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打造成为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三是全面推进行政复议、应诉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探索建立行政复议接待咨询服务与案件办理综合标准体系,逐步实现硬件设施规范化,复议办案、应诉代理标准化。四是加强复议、应诉队伍建设。加强与区法院、四中院的工作联动,定期围绕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程序流程等争议焦点等方面进行工作交流,不断提升复议应诉人员能力素质。

(五)积极筹备2023年金融街论坛年会平行论坛工作。紧扣金融热点话题,精心谋划议题,按照论坛组委会的时间节点及任务要求,逐步推进嘉宾邀请、活动策划等各项筹备工作,提升论坛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全面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外交活动品牌。

(六)全面提高干部队伍建设质量。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开展本系统学习宣传贯彻等一系列活动,坚决做到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助推司法行政干部队伍建设“双提升”,积极开展“机关+行业”联建,坚持党建带队建原则,推进党建与队建深度融合,促进党建工作和队伍建设双重提升,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生机活力,不断提升各项工作质量水平。二是扎实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探索建立“分级、分类”以及“每月一讲、每季度一培训”教育培训工作机制,打造云课堂学习平台,使干部教育培训常态化、制度化,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和业务水平。三是推树典型,打造亮点,激发政法队伍干事创业的热情。坚持以英模教育为重点,在司法行政系统以及各行业选树典型,表彰宣传政法英模和先进典型工作事迹,切实发挥“身边人”的示范引领作用。把“英模精神”、“榜样力量”转化为工作动力,激发政法干警干事创业热情。


回到顶部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技术支持邮箱:work@bjxch.gov.cn
官方微信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