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信息详情
“美丽街巷 见‘圾’行事”暨2024年西城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08-15 14:00    

分享:

为持续营造垃圾分类宣传浓厚氛围,助力养成分类习惯,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践行、宣传文明行为,7月18日上午,由西城区城市管理委员会、椿树街道工委办事处主办的“美丽街巷 见‘圾’行事”暨2024年西城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在安徽会馆举办,来自西城区15个街道的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达人代表、学生、社区居民等近百人参加了活动。

活动在欢快的《环保歌》合唱中拉开帷幕,“有一天我想要看到,白云在蓝天里奔跑……让我们随时做环保,垃圾分类大功劳”。孩子们用歌唱的形式,用真挚的情感,传播垃圾分类和生态文明理念,唱响新时代的新旋律。“会馆、琉璃厂、京剧、报业出版业、近代教育是宣南椿树地区的五大文化特征,椿树街道是一个有着超过八百年历史的老街道,拥有很多独特的文化地标,欢迎大家来打卡”。近年来,街道围绕坚持“党建引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全民互动”的工作原则,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提升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让“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习惯成为自觉。胡同是最能感受老北京风土人情的地方,但因为平房区路窄人多,也是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的难点区域。街道紧密围绕地区特点,理清居民的投放需求,从桶站该如何设置、垃圾清运如何保障、如何给居民做宣传动员等这些需要破解的难题,以“垃圾不落地”为目标,通过定时定点投放、上门收集、积分奖励等形式,让老北京的胡同更干净、整洁。如今,胡同居民的自主分类意识越来越高,垃圾分类的绿色文明习惯,已经成为北京老城胡同里的新常态。各街道积极参与西城区“最美院落”建设与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党委的组织引导作用,积极有序开展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居民议事厅”调动全院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管理,促进居民自觉践行垃圾分类。

椿树街道的青少年代表带来了诗朗诵《我环保 我自豪》。“垃圾分类不是口号,而是行动,让绿色成为我们生活的底色,让环保成为我们的信仰,让我们用诗歌的力量,传递环保的呼唤……”朗诵者用饱满的热情、丰富的内容展示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宣传了垃圾分类。

红线胡同21号院是小小椿芽托育园的所在地,被评为2024年“最美院落”,活动中,园长分享了“小院故事”。她介绍了21号院在践行垃圾分类中的经验做法,因地制宜,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托育园将垃圾分类活动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不仅是对政策的积极响应,更是对孩子们未来成长的负责。垃圾分类小课堂、垃圾分类小小指挥员、图文并茂的宣传标语,充分将托育园的垃圾分类氛围拉满。

椿树园奥运社区舞蹈队带来了舞蹈《梅花赋》,浓郁的现代京剧韵味、悦耳上口的旋律,意气昂扬、励志走心,借歌颂梅之傲骨来激励世人,也展示了居民的幸福生活。

活动中,与会嘉宾为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达人(西城区获得者)、北京市“分类达人说”演讲比赛中获奖者(西城区组)颁发证书,以表彰大家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付出的努力。

在观众的阵阵掌声中,“变幻莫测”的非遗变脸表演登场,通过一张张脸孔美轮美奂的变换,让观众领略到了变脸艺术的魅力,也体会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垃圾分类,牵着民生,连着文明。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关乎首都形象和群众日常生活。此次“美丽街巷 见‘圾’行事”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激发居民的垃圾分类参与热情,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西城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安定表示,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西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坚持将推动垃圾分类这件民生“小事”,作为推进文明城区创建的重要抓手,坚持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的精细化水平,推动平房胡同区“垃圾不落地”、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最美院落等一系列创建工作,下一步将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工作,加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的宣传动员工作,确保实现垃圾分类无死角、全覆盖,通过持之以恒抓好既有措施落实,不断巩固工作成效,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

回到顶部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技术支持邮箱:work@bjxch.gov.cn
官方微信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