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发表“2·26”重要讲话、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也是将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推向深入的关键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区委全会部署要求,锚定建设“美好陶然”发展目标,坚持奋进主基调,牢牢把握服务保障、人民幸福、精致精细、活力魅力,重点聚焦七个方面发力,努力在各项工作中取得更多可视化成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行稳致远。
一、守牢城市安全底线,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陶然
1.全力服务保障首都功能。做好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壮大群防群治队伍,创新吸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新生力量。健全社会协同机制,实体化运行综治中心及研情中心,从源头上提升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2.筑牢安全生产铜墙铁壁。严格执行“三管三必须”,强化全链条全过程安全管理,加大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场所和薄弱环节隐患排查整治力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充分发挥“企安安”系统功能,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3.推动治安防控体系升级。科技创安,在辖区安装交通摄像头29个,为粉房、新兴里部分老旧楼房安装更换楼宇对讲系统。统筹规划充电设施建设,新建充电一体化车棚1个、集中充电设施接口933个。优化充电服务,力争实现居民充电服务费全免。
4.着力提升安全防范能力。加强对拆迁遗留区腾退工作的研判评估和汛期隐患排查,压实中海地产的主体责任。加大火灾隐患宣传防范,开展老旧小区、平房院落灭火器检测维修工作;开展“围车畅聊”消防安全宣传活动;动态开展大屋脊消防隐患排查整改和堆物堆料清理工作。
5.创新法治服务实践方式。以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推动诉调对接,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矛盾纠纷。聘请“金牌”律师助力热线办理。加强社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提高案卷制作水平,落实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工作。
二、营造优美精致环境,打造更高品质的宜居陶然
6.深入推进“疏整促”行动。保持高压态势严控新生违建,年内预计拆除3500㎡。持续开展匾额规范化治理;继续攻坚龙泉、双柳树简易楼腾退工作。推进高家寨10号楼院内、中信沁园等公共空间改造和治理提升。增设一批精致美观、舒适便捷、智能环保的城市家具。
7.启动陶然幸福街巷工程。通过对红土店胡同、红土店西巷、南堂子胡同及沿线两个院落改造提升,着打造幸福、精致、宜居、活力的街区环境。完成15条街巷的市级验收,实现街巷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完成率80%。打造福州馆前街2、4号院,高家寨10号楼,窑台4号等最美院落。
8.畅通道路及交通微循环。主动配合协调相关部门,加快推进陶然亭路征收和珠朝街道路更新建设项目,探索龙泉社区单行道改造。下大力度推进黑窑厂西里停车管理项目,在四平园小区试点加装共享单车电子围栏,实现居民规范停车。推动完成粉房琉璃街架空线入地项目。
9.系统推动城市有机更新。确定红土店南里1号楼改建路径,细化拆除重建、设计和分配方案,努力成为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进一步做好老旧小区改造与老楼加装电梯工作,启动新建里5号楼,里仁东街3、5号楼,黑窑厂东街12号楼改造。年内加装电梯2部、爬楼器1部。
10.全力保障辖区重点项目。保障大吉危改、北昆国际艺术中心、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工人俱乐部、十五中风雨操场等重点工程稳步推进。统筹推进太平天和菜市场和周边环境提升项目,构建风貌协调、配套完善、环境优质的新型商业运营和社区服务空间。
11.系统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和“一微克”专项行动,重点关注工地扬尘管理和道路走航路面清洗,对问题多发点位开展强化管控。做好保洁、裸地苫盖、降尘作业、补植补种等日常工作,力争PM2.5、TSP浓度持续保持区内领先。
三、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打造更有温度的幸福陶然
12.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在全区率先打造“一刻钟就业服务圈”,从服务流程、队伍建设、培训管理方面构建社区就业服务标准化管理机制。利用百姓生活服务中心等阵地提供招聘信息及活动,扩大就业服务辐射效应。鼓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收集岗位信息、分享就业经历等服务。
13.关心关爱“老老人、小小孩”。建设“陶然颐养”养老服务综合体,扩充红土店等养老驿站功能,打造“陶乐融融”居家养老服务品牌,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拓展异地康养资源,加强与津冀蒙三地互动,推进机构间良性合作。丰富托育供给服务,做好辖区市场化托育普惠转型。
14.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推动百姓生活服务业建设,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2个。发挥“陶无忧”管家团作用,推进“数字政务”落实落地。高质量办好民生实事,抓实住房、健康、劳动等保障工作,在南华里新建温馨家园1处。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扎实推进精准救助。
15.深化青少年教育品牌成效。更新“六德”教育品牌内涵,设置“陶然少年”红领巾奖章特色章,开展“陶诗词”系列活动。将青少年工作与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结合,打造市级特色街道儿童中心。坚持以“硬核科普”为核心,擦亮“万物之道”科普品牌,扩大品牌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聚焦经济提质增效,打造更高质量的活力陶然
16. 持续推进投资促进工作。加大力度引进企业,积极推动大吉B地块中海金融中心招商引资工作。协助太平金融中心等楼宇招租,提高楼宇空间利用率。助推京都瑞成大厦腾笼换鸟。促进陶然亭路45号、47号等楼宇产业更新。协调推进欣燕都酒店(菜市口店)升级改造和品质提升。
17.高标准做好为企服务。落实处级领导联系服务单位和“服务包”工作制度,开展大走访服务重点企业发展。发挥财源建设专班作用,凝聚税务、市场所等部门合力,对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把脉问诊。整合市、区产业服务政策和渠道,制作陶然“码上服务”卡,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
18.充分发挥区域协调优势。落实市区关于对口支援工作要求,研究确定重点支援项目。搭建支援合作桥梁,进一步强化社会动员,协调各方力量参与。加强与对口单位沟通交流,坚持需求导向,有针对性开展工作并持续推进项目落地。开展对喀喇沁旗、门头沟区的对口支援活动。
19.高质量完成五经普工作。全面摸清辖区经济底数,对地区产业分布、结构特点、重点企业规模进行系统分析,进一步掌握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找准发展定位、形成共享机制、推进结果应用,为街道全面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
五、完善共建共享机制,打造更加高效的精治陶然
20.构建社会治理“同心圆”。打造“合陶伙伴”计划2.0版,丰富合陶伙伴主体,深化“五社联动”。完善城市客厅、邻里客厅、楼门议事厅三级分层议事协商平台,建立议事协商转接机制,聚焦“一老一小”需求,丰富社区嵌入式服务内容,打造“幸福邻里”品牌社区。
21.深化社区工作督导机制。健全社工职业化培养体系,从选、育、练、管四个维度进行目标性、教育性、支持性督导,全链条赋能社工队伍建设。围绕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开展调研分析、陪伴支持、经验总结等预见性、过程性、复盘性督导,为基层治理增效。
22.聚焦抓好两个“关键小事”。探索无物业小区精细治理新模式,为里仁东街3、5号院引入市场化物业,逐步推进四平园、黑窑厂物业引入。构建物业红黑榜管理机制,制作强化服务“一册一表一牌”。广泛挖掘辖区资源,推进街道可回收物体系建设,持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
23.热线办理紧盯群众需求。制定“接诉即办”十三条优化措施,落实提级办理制度、全员办件机制,强化诉求办理全过程管理。加大主动治理、督办调度、考核监督,加强对施工扰民、停车管理、违章建设等重点及季节性、周期性问题的未诉先办。加大对新闻线索的收集力度。
24.数字赋能基层治理创新。建设以人口精准管理、以为民服务和内部管理为核心的社区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动态维护辖区一本“活台账”,推动深化社工常态化联系居民机制。完善信息标签管理机制,深化数字平台在议事协商、特殊人群服务、家医签约等方面的场景应用。
六、打响特色文化品牌,打造更具魅力的精彩陶然
25.打造陶然文化专属IP。深入挖掘地区红色文化、会馆文化、戏曲文化等核心内涵,提升陶然文化影响力。成立文化服务联盟,发挥中央芭蕾舞团、北方昆曲剧院等院团专业优势,建立文化资源清单,以文化建设成效赋能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6.展现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传承文化基因,打造首届“陶然群英荟”戏曲展演。依托湖广会馆(戏曲博物馆)搭建国内国际交流互动展示平台,以沉浸式体验方式传承国粹经典。举办“江亭诗会”活动,激发陶然雅集文化活力。持续擦亮“陶然地书”名片,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27.激发地区群众文化活力。举办首届“筑梦陶然”文化体验周系列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参与感受精彩的陶然文化。精心设计独具文化内涵的“陶然礼物”和文创产品,丰富推广陶然文化形式载体。设计4条“遇见陶然”文化探访路线和16个文化打卡点位,促进文商旅融合发展。
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打造更加坚强的红色陶然
28.深化党建引领行业治理。持续擦亮“陶然小哥”党建品牌。制定《引领“陶然小哥”争当“红墙先锋”,助力街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细化参与治理有效路径、完善六支志愿服务队伍评价机制。建好小哥工作室,全方位展示品牌发展历程,培树一线快递小哥典型。
29.建强筑牢特色党建阵地。立足西城区“品质+”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定位,持续建设融合各方资源的党建示范阵地,打造“湖畔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品牌。积极营造浓厚党建文化氛围,推出“党建+治理”打卡路线,立体展示地区独特魅力。
30.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定不移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真正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将主题教育与“两个工程”紧密结合,抓好系统理解、转化提高、学以致用,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地区治理和发展的新优势。
31.深化落实“红墙先锋工程”。深化“一社区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创建,打造“乐陶然”幸福社区体验路线。形成党建协调委员会、社区评议会、网格议事会三级联动体系。持续打造街道党建品牌矩阵,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向深向实。
32.接续推进“双提升”工程。谋划实施2.0方案,规范和健全督查机制,确保工作效能水平、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持续提升。坚持“选育管用”全链条发力,以鲜明用人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加强梯队培养,开展“不忘初心”“奋进有为”等专题培训。
33.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抓实抓细经常性教育,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坚决防止“七个有之”。以大额资金项目和“接诉即办”办件为切入点,持续增强监督贯通协调合力,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