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22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单位: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西城区不规范“七小”门店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4月22日
西城区不规范“七小”门店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
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升居民服务业质量的工作部署,我区开展了“七小”无证无照专项治理行动,去年已提前全部清零,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是无照经营的反弹现象不容乐观,特别是无证照餐饮的反弹较为突出。2016年,按照区政府疏解非首都功能新的工作要求,结合“七小”整治第二阶段的重点工作任务,全区要结合“无证无照餐饮单位专项整治行动”继续开展“七小”整治,加大对无证照餐饮的查处力度,遏制无证照餐饮的反弹,巩固成果;同时要结合辖区特点对全区不规范“七小”门店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发挥功能疏解、产业疏解的带动作用,提升西城区生活性服务业的整体品质。
一、工作目标及整治对象
(一)工作目标
一是巩固成果,防止反弹。加强对已取缔“无证照七小”的管控,对于出现反弹的,及时查处取缔。二是2016年全区不规范“七小”门店要实现削减20%的目标。其中,示范区力争在6月30日之前完成削减任务,同时要结合区生活性服务业三年规划,提升重点区域生活服务业品质,创建“经营规范样板街”。规范区年底前完成削减任务,并力争创建符合街区特点的“经营规范样板街”。
(二)整治对象
针对不规范“七小”门店,开展分类监管,分批削减,不断提升我区生活性服务业整体品质。不规范“七小”门店,即在市场监管、安全监管、城市管理、市政管理、卫生健康五大领域中存在不规范行为的“七小”门店的统称,具体表现为经营行为违法,存在生产、消防、治安等方面隐患,破坏城市环境,影响市政管理,擅自改变房屋性质、开墙打洞,以及利用违法建设或地下空间开展经营活动的“七小”门店。
二、阶段安排
(一)动员部署(2016年3月5日至3月31日)
制定全区工作方案,建立协调机制,研究、协调、部署专项工作组。各街道办事处根据辖区实际情况,确定工作重点,制定本地区工作方案,完成动员部署工作。
(二)摸底排查(2016年4月1日至4月30日)
示范区4月3日前上报不规范“七小”门店台账(见附件),确定拟建设的“经营规范样板街”。规范区在整治过程中同步开展摸排工作,4月底前上报不规范“七小”门店台账(见附件)。
(三)专项整治(2016年5月1日至11月30日)
按照方案要求,结合拆违撤市、环境治理、开墙打洞、地下空间治理等专项整治,采取联合执法等手段,开展对辖区不规范“七小”门店的削减提升。整治过程中,西城区“七小”无证无照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各专项工作组对各街道办事处不规范“七小”门店整治情况进行实地检查督导(每个街道不少于两次),及时对整治进展情况进行通报。
(四)工作总结(2016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
各成员单位、街道办事处对不规范“七小”门店治理情况进行总结,将相关总结材料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总结整治措施与方法,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三、工作措施
一是严控增量,消减存量。严格按照《西城区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以下简称<禁限目录>),控制市场及市场内主体增量,限制不符合西城功能定位的业态发展。引导街道结合区域实际制定符合街区特色的禁限目录,把好准入关,提高准入门槛,对于不符合首都核心城区功能定位的业态从严控,从重压,从源头上遏制“七小”门店的数量。同时加强安全生产、税收征管、商标侵权、不合格商品方面的监管,压缩低端产业生存空间,达到消减存量的目的。
二是分类监管,消减提升。分析梳理“七小”门店涉及的行业监管领域和突出风险隐患,结合“餐饮安全示范街”、“经营规范样板街”的创建工作,确定重点整治区域,建立完善街道不规范“七小”门店台账。从市场监管、安全监管、城市管理、市政管理、卫生健康五大领域入手,对不规范“七小”门店分类监管、消减提升。
三是严格执法,高限处罚。依托执法联席会协调相关执法部门,对不规范“七小”门店,本着“从严从快,严格执法、高限处罚”的原则,坚持查处一批、处罚一批、关停一批、吊销一批。
四是借势借力,共同施策。要将对不规范“七小”门店的削减提升同拆违撤市、环境治理、开墙打洞、地下空间治理、无证无照餐饮整治等相关工作结合起来,加大工作统筹力度。进一步强化税收征管、水电气管理等约束手段,压缩不规范“七小”门店生存空间,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施策,综合治理。
五是源头治理,以房控人。要从房屋源头着手,严格执行《北京市西城区直管公房管理暂行规定》,强化直管公房监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以赎买、拆迁等形式逐步回收房屋使用权,削减不规范“七小”门店生存空间。
六是瘦体健身,疏堵结合。一方面对于不规范“七小”门店整治后腾退的房屋,要结合区生活性服务业三年规划的落实,合理利用,积极为产业疏解创造便利条件。另一方面提升重点区域生活服务业品质,创建“经营规范样板街”。
七是信息披露,信用约束。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及时捕捉不规范“七小”门店存在的失信行为,加强信息互通,通过西城区企业信息公示系统公示不规范“七小”门店的相关信息,进行信用约束,同时利用西城报等平台和媒体进行曝光,借助社会力量削减不规范“七小”门店生存空间。
四、工作要求
一是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西城区“七小”无证无照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了两年整治工作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结合2016年“七小”整治的重点工作任务,要继续保持原有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执法协调组、业态提升组两个专项工作组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调度,及时处置相关问题。街道办事处要高度重视,统筹辖区执法力量,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抓好任务的布置落实。
二是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各街道办事处要统筹管理,以社区为单位,对辖区不规范“七小”门店开展摸排,特别要重点排查利用违建从事经营的,擅自改变房屋性质、开墙打洞的,以及利用地下空间开展经营活动的“七小”门店,建立动态台账。
三是强化协调,注重合力。各成员单位要在街道办事处的统筹协调下,主动履职,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特别对一些职能交叉的领域,要强化信息互通,做好联合整治,不推诿,主动靠前,合力完成此次削减提升任务。
四是强化督查,确保实效。领导小组将加大对此次削减工作的实地检查和督导,不定时的对各街道开展明察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责任单位进行整改,确保整治取得实效。
五是信息报送,及时总结。针对治理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重大或典型案例和存在的问题,各街道办事处要认真总结,主动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各工作组组长单位要注意收集相关信息,及时上报办公室。办公室要汇总整治信息,定期编发简报,报送区政府领导。
附件:1.西城区“七小”整治主要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2.西城区不规范“七小”门店台账
西政办发〔2016〕11号附件1
西城区“七小”整治主要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城市管理:区环保局、区城管执法局、区消防支队、区公安分局、区环境办、区房管局、区民防局、区商务委、区发改委、区房地中心、宣房投公司依据各自职责,从功能疏解、城市管理入手,结合全区环境建设、拆违撤市、开墙打洞治理、直管公房整治工作,对不规范“七小”门店开展专项整治,同时结合区生活性服务业三年规划的落实,提升重点区域生活服务业品质,创建“经营规范样板街”。
市场监管:西城工商分局、区城管执法监察局、区食药监管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局、区环保局、区质监局依据各自职责,依法查处不规范“七小”门店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市政管理:区市政市容委、区环境办、区城管执法监察局依据各自职责,结合市政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环境卫生和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对不规范“七小”门店的整治工作。
安全监管:区安监局、西城公安分局、西城消防支队依据各自职责,对不规范“七小”门店开展专项整治,对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的,依法查处。
卫生健康:区卫计委、区食药监管局依据各自职责,对不规范“七小”门店开展专项整治,对存在公共卫生、食品卫生隐患的,依法查处。
西政办发〔2016〕11号附件2
西城区不规范“七小”门店台账 | ||||||||||||
填报部门: 填报人及联系电话: 填报日期: | ||||||||||||
序号 | 经营者姓名 | 执照号 | 许可情况 | 经营地址 | 经营场所产权人 | 经营面积 | 不规范类别(违建/开墙打洞/地下空间) | 经营者 户籍地 | 从业人数 | 主营业务 | ||
政策文件:西政办发〔2016〕11号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城区不规范“七小”门店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pdf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