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1-10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单位: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北京市西城区“无线西城”行动计划(2011-2013)》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九日
北京市西城区“无线西城”行动计划
(2011-2013)
为了贯彻落实《智慧北京发展纲要(2011-2015)》、《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信息化及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及《西城区“十二五”时期信息化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西城区无线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服务水平,制定西城区“无线西城”行动计划(2011—2013)。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无线西城”是“无线北京”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无线覆盖和无线应用两个层面内容。“无线覆盖”是指利用多种无线接入技术(2G/3G/WLAN等)为市民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无线网络接入;“无线应用”是指市民可以通过手机和各种无线智能终端获得与公共服务、个人生活、政务公开等相关的各种城市信息服务。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服务立区、金融强区、文化兴区”的战略任务,以建设首都功能核心区为着力点,依据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合作共赢、优势互补,服务创先、打造核心的建设原则,以运营商建设无线西城为主,以区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建设引导为辅,加快建设无线基础网络和无线应用项目,力争打造北京领先、全国知名的立体化多维服务“无线核心区”。
主要目标:建设一个在应用上具有包容性和普适性,在服务上具有便捷性和多样性,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在保障上具有安全性、可靠性的良性运营的“无线西城”。
――利用2G、3G、 WIFI、WiMAX等无线网络技术,为市民、企业、政府等提供全区域多模式的无线公共接入。到2013年底,实现西城区人群集聚区域、商务重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及政务主要区域的宽带无线网络全覆盖。
――聚合各类应用,建设“缤纷西城”无线网站平台。为市民提供政务信息公开、为民服务以及收集市民建议与反馈信息服务,满足市民对各类信息服务的更高层次需求。
――以本地化、特色化应用为抓手,将无线网络广泛应用于交通、旅游、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安防监控、政府行政等各领域,为各部门和广大市民提供安全可靠和便捷的服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服务业。
――争取在3年内把西城区建设成为百姓服务最满意、访问速度最快、无线网络质量全市最高的无线核心城区。
二、主要任务
“无线西城”建设主要包括无线基础网络建设、“缤纷西城”无线网站平台建设、无线应用服务建设。
(一)无线基础网络建设。
以现有2G、3G、wifi、WiMax网络为基础,进一步提高西城区无线网络的广度、深度和速度。重点开展wifi建设,3年内基本实现西城区区域内无线网络全覆盖。主要任务包括:
1.优化2G、3G网络。加大网络覆盖面,提高网络质量。
2.建设无线宽带局域网。采用多种运营模式建设wifi网络,争取3年内实现无线网络从热点覆盖到热区覆盖。
(1)提高公共区域无线网络覆盖能力。引导各电信运营商加强对我区文体娱乐场所、学校、公共站台、医疗卫生场所、旅游景点、宾馆等区域的室内外无线网络建设。同时利用密闭式清洁站及公共卫生间建设无线网络,为周边区域提供无线接入。
(2)加强对园区及特色商业街区的无线网络建设。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对金融街、德胜科技园、广安产业园、西单商业街区、马连道茶叶特色商业区、琉璃厂艺术品交易中心区等区域开展无线网络建设,并推动各商业楼宇无线网络建设。
(3)加强政务办公及公共服务场所的无线网络建设。
(4)探索推动平房区及有需求的居民区域无线网络建设。
3.建设城市安全应急物联网。完成安全应急物联网(WiMax)基站建设任务,基本实现西城区安全应急物联网全覆盖。
(二)“缤纷西城”无线网站建设。
“缤纷西城”无线网站作为面向个人的基础应用和统一门户,是“无线西城”的重要基础应用之一。为市民量身定制其专属的主页页面,供在线获取政务信息、办理民生服务、提交对政府的意见反馈。其建设目标是成为市民专属的政务信息与公众服务信息的聚合展示平台,并成为加强区政府与市民互动沟通的有效渠道。
“缤纷西城”无线网站将分期进行建设,最终实现服务内容涵盖民生、商业、政务、娱乐类信息的综合性信息服务聚合平台,使市民可以通过手机等无线智能终端,便捷地享受全面的无线信息服务。拟建设3类服务内容:
1.公众服务。以无线城市为渠道,通过“缤纷西城”无线网站平台,推出大量服务于民的业务,如用户可通过“缤纷西城”查询社保信息、交通路况和娱乐、旅游等信息。
2.民生民情。通过“缤纷西城”无线网站平台,可以为市民提供民意反馈、政务咨询等服务。
3.政务公开。包括政务导航、信息检索、气象数据监控、公共安全信息发布、政务要闻、便民提示、公告公示、政策发布等。
(三)“无线西城”应用建设。
丰富完善的无线应用服务,是“无线西城”价值的真正体现。从热点服务到全面应用,“无线西城”将实现集约高效的政务服务与城市管理,为市民提供随时随地的便民服务。
1.民生服务。
(1)文化教育。推动新一代家校互动应用,促进老师与家长单向沟通模式的家校互动应用转化为教学管理部门、老师、学生、家长多方多向沟通交互平台。建立教学管理、家校互联一体化无线互动校园平台,推进以成长计划、平安校园等家校联动服务内容为主导的信息化校园建设项目,带动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
(2)医疗卫生。研究建设通过无线网络实现远程专家咨询、看诊、治疗等信息化服务,使西城区各大医院与卫生服务站(中心)建设远程互通平台,使医生与病人打破地域界限;推进预约挂号、家庭大夫、远程探视等服务应用,同时推动医院无线医疗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病人看病,医生诊断全过程的自动化、可视化、无纸化,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方便患者就医。
(3)商务旅游。促进西城区商业旅游应用,在各商业区域、旅游景点,利用短彩信、信息机推动路线提示、自助导游、景点介绍等无线服务应用,为游客提供西城区“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的移动便捷服务;结合西城区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电子门票服务,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条件。
(4)无线社区。充分借助物联网推广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集约化移动信息服务模式,推动无线安防、智能家庭、信件提醒、个人健康、小区无线电力抄表等应用项目的建设。
2.城市管理。
(1)交通管理。针对城市核心区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任务,研究无线城市智能交通创新建设模式。根据西城区实际情况,把移动信息化技术融入到智能交通中,通过定位技术实现车辆智能监控,提高车辆安全管理水平;通过无线网络技术,及时反映道路交通的实时情况,为市民提供便捷的交通查询服务。
(2)应急通信。通过无线网络,将手机等移动终端、无线和有线监控点的视频等数据连接起来,使应急指挥人员随时掌握应急现场情况,并可与现场工作人员及时互动,增强全区应急通信指挥工作灵活性。
(3)信息发布。根据西城区实际情况,在特定区域建设无线信息发布系统,当手机等用户进入特定区域,将收到预先设定好的安全、管理、通告等类型的短信提示,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度;建设区域人口流量统计系统,实现对特定区域的监测统计分析,提供城市管理智慧手段。
3.无线政务。依托无线西城高速网络,将电子政务应用扩展到移动互联网上,降低政府行政成本,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实现“无址化”办公。重点应用包括:移动办公、移动执法、无线政务公开等。
(1)移动办公。推动政务移动办公建设,不断健全和应用无线接入平台。将政务办公网延伸至无线网络,实现政务人员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访问政务OA等办公系统,进行公文的接收、浏览、批示,邮件收发,会议安排和管理,机关内部通讯录访问查询等功能。
(2)移动执法。研究无线网络在各类执法中的应用,推动移动警务、移动税务、移动城管、移动工商、无线监察等无线应用项目建设。
(3)无线政务公开。通过短信、语音、无线网站等各种无线通信手段,将政务公开工作实现无纸化、实时化、便利化。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提高群众满意度。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在区基础设施提升工作协调小组统一领导下,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成立“无线西城”项目组,成员包括区政府信息办、相关单位、各电信运营商等。每年制定并发布“无线西城”工作任务及分工,明确主责单位,在实施过程中加强跨部门联动与协作。
(二)加强试点示范。
认真抓好应用试点和示范工作。尽快启动需求迫切、条件较好的交通、旅游、卫生、社区、教育、安防等典型应用项目的示范建设。以点带面,促进全面应用。
(三)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投资引导政策,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无线西城”基础设施和各项应用。积极争取北京市政策和资金等支持。
(四)加强安全保障。
注重无线基础网络的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重点关注办公区域无线网络建设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采取有效手段确保信息安全。
(五)加强工作宣传。
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宣传“无线西城”建设成果和各项重点应用,提升无线西城影响力。客观反映西城区无线城区建设的思路、政策、重点和最新进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主题词:信息 无线△ 通知
抄送:区委办公室、各部、委,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各处、室,区政协办公室,区公安分局,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区武装部。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11月10日印发
政策文件:西政办发〔2011〕18号.pdf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