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光源里棚改项目施工现场,仿佛被清新的绿色包围。绿色的围墙、绿色的“草地”、绿色的“天幕”,工人师傅操作着现代化机械设备进行施工,记者也着实体验了一番现代化的工地。
“为了继续加强扬尘治理精细化管理,结合这个工程项目地处二环核心区的地理特点,我们采用了立体式防尘降噪措施,从地面到墙面再到空间,都采用了相应的措施。”项目实施单位北京天恒正合置业有限公司工程部负责人一边介绍,一边演示。他拿出手机,点开地灌式喷洒系统APP,整个覆盖着仿真草坪的未施工场地上的洒水喷头里立刻喷出清凉的水。使用这个系统,工地既能根据空气质量的变化随时随地遥控洒水降尘,又能最大限度节约水资源。
目前整个工地规划成文保勘探区、未施工区和施工区。“未施工区域有17000平方米左右,目前全部苫盖着仿真草坪,像这么大面积苫盖仿真草坪的工地,截至目前,还是全区第一家。无论是经济性、实用性还是环保性,在工地苫盖产品中都是属于综合效益比较高的。”项目建设单位北京天恒正合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成华介绍。
据了解,光源里工程施工工地采用了十大环保措施保证防尘降噪效果。其中,防尘天幕,起到了控制场区基坑内扬尘污染的作用;现场全覆盖,对现场施工作业场地全部采用“六针加密”以上标准的防尘网进行苫盖,确保现场覆盖3层以上;仿真草坪,对项目内剩余楼体、待施工现场、临街围挡采用仿真草坪覆盖的方式控制扬尘……
据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光源里工程施工工地的扬尘管理模式只是我区工地扬尘管理模式的一个缩影。2019年以来,区住建委进一步强化“管发展必须管环境保护、管业务必须管环境保护”的工作理念,全力推动运动式、粗放式的场尘管理模式向制度化、精细化治理模式转变。2019年3月出台更为系统、实用的《2019年加强施工现场扬尘精细化管控十二条工作措施》,对现场覆盖和浮土清理、洒水喷淋、门前三包、围挡和外脚手架、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筑垃圾治理、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管理、空气重污染应急响应、保洁力量、自查自纠、信息报送等十二个方面逐项细化量化;2019年10月进一步出台《严管易产生扬尘施工作业面降尘防尘六条工作措施》,对土方工程、拆除工程、线性工程和结构施工、二次结构及室内粗装修等易产生扬尘阶段降尘防尘工作措施予以进一步明确,要求防尘降尘措施必须与教育培训、施工作业活动同步部署、同步准备、同步实施、同步检查;2020年制定《关于2020年严管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扬尘管控八条工作措施的通知》和《西城区建设工程全过程降尘施工管理细则》,形成具有我区特色的扬尘精细化管控的制度体系。同时区住建委还落实12345热线“闻风而动、接诉即办”工作要求,加强与相关部门和街道的工作联动。要求各参建单位以“12345”热线反映较多的问题为导向,从管理源头上找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现场扬尘和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强化精细化管控,开展治理“一微克”和“一分贝”行动,加强沟通交流,做好居民工作。
据了解,下一步,区住建委将进一步聚焦大气污染防治,引导督促各工地强化首善标准和“红墙意识”,在精细化管控措施落地见效上做好文章。大力推进施工扬尘精细化管控标杆工地建设,进一步落实参建单位主体责任,进一步抓好各项精细化管控措施落地见效,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确保绿色施工管理工作有实招、出成绩、见实效,推动扬尘治理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记者石伟文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