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等到你!2020年(第26届)北京科技周活动要来了
发布时间:2020-07-23
来源: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微信公众号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单位关于举办2020年(第26届)北京科技周活动的通知
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各区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各有关单位: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年,是实现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目标的决胜之年,也是全国科技活动周举办20周年。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疫情防控工作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科技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展示北京科技创新成就和科技战疫成效,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协调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普及活动惠及于民,按照《关于举办2020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通知》(国科发智〔2020〕167号)要求,市科委、市委宣传部、市卫生健康委、市科协将共同主办2020年(第26届)北京科技周活动(以下简称科技周)。为切实做好本届科技周相关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与主题
(一)时间 2020年8月23日—29日
(二)主题
科技战疫 创新强国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动员号召北京地区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伟大实践;以科技战疫为重点,全面展示科学技术对战胜疫情的重要支撑作用和系列成果,全面展示科学普及在引导人民群众科学识疫、科学防疫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创新强国为核心,全面展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六年以来科技创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的显著成效;以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同等重要为主线,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展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和科技周25年成效。
(三)展示内容
1.展示科技战疫成效。展示北京在新冠肺炎科学防控重点工作中的重要成效。主要包括:北京市科技防控应对机制和策略,京鄂疫情防控科技合作,药物、疫苗、诊断试剂等科技攻关进展,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新技术应用,以及科普工作在普及抗疫知识方法、助力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宣传先进典型,讲好一线抗疫故事。
2.展示科技创新成就。展示北京在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科技创新重大成就。主要包括:“三个面向”重大科技成果,新型研发机构重大进展成效,“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规划和进展,以及高精尖产业领域成果。推进北京地区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科研机构和大学等科技资源向公众开放。
3.体验美好生活活动。展示科技创新对改善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成效。主要包括:北京科技周活动历史回顾,高校院所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互动展品,城市建设、交通出行、食品安全、山青水绿天蓝等衣食住行用方面民生科技成果,文创产品,科普图书,获奖科普视频,科普基础设施代表性展项等。
4.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展示科技创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京津冀“一核两翼”同频共振成果,对口帮扶和区域合作成效,贫困地区科技扶贫协作成效,京郊科技扶贫成效等。
二、活动安排
(一)启动式
北京科技活动周与全国科技活动周同主题、同主场、同时间举办。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活动启动式将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办,由科技部、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
(二)主场展示活动
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展示科技战疫成效、科技创新成就,美好生活和脱贫攻坚成果。彰显北京科技创新、科普事业支撑创新发展成效,促进公众了解、体验、分享科技创新成果。主场展示活动由科技部、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
(三)分会场活动
在“三城一区”设立分会场,并与主场展示进行互动,充分展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作用。
(四)市区联动活动
1.各区要结合本区域优势资源特色,组织好、举办好、宣传好、统计好本区科技周主场及全区域各具特色的科普活动。“三城一区”所在区要突出展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建设的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并与主场活动进行互动。
2.市科普工作联席会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行业特点,围绕科技创新、科技战疫成效、科普惠民服务,举办丰富多彩的行业品牌活动。
3.各高校院所在科技周期间面向社会展示高端科技资源,讲解相关科技知识。
4.各科普基地、社区科普体验厅、科普示范社区、创新型科普社区、“六型”社区要充分发挥科普基础设施作用,面向社区、农村组织好主题科普活动,提升基层科普活动水平。
(注:根据疫情发展形势,若届时无法组织实体展览相关活动,将举办网络科技周活动。请各区、各成员单位、各有关单位根据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合理确定举办方式。)
三、具体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协调
各区科技部门、宣传部门、卫生健康部门、科协组织要高度重视,加强统筹协调和资源共享,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做好科技周活动。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勤俭办会原则,严格执行北京市联防联控机制部署,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精心组织各类活动,防止聚集性感染事件发生,切实保证科技周活动实效。
(二)制定活动方案
各区、各成员单位、各有关单位应按照通知要求,尽快制定活动方案,精心组织策划重点活动,并于7月31日前将活动方案报市科委。各区应成立科技周领导机构,制定本区科技周总体方案,本着安全、勤俭、务实、高效原则,组织举办相应主题活动。
(三)加强安全保障
线上活动要做好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明确网络安全责任,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预防措施、处置方式做出明确部署,加强软硬件网络安全技术支撑,防止危害网络安全突发事件。
线下活动要加强群众性活动的安全管理,明确安全措施、安全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制定安保工作方案,落实防火、防踩踏等意外事故应急措施。提升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防护物资配备,设置应急区域,加强健康监测,做好消毒清洁、垃圾分类处理等工作,安排专人进行疫情防控措施培训。
各主办、承办单位要严格制定活动应急预案,确保组织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到人,防止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四)重视活动宣传
各区、各成员单位、各相关单位要重视科技周的宣传报道,组织动员各类新闻媒体深入基层,及时全面地宣传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重视发挥新媒体优势,推动媒体融合,以互联网为平台,创新科普宣传方式,拓展科普宣传载体,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发挥“两微一端”作用,采取微视频、微动漫、H5、VR、AR、MR等技术开展宣传,扩大活动覆盖面,提升科技周影响力和传播力。
(五)做好工作总结
请各区、各成员单位、各有关单位在本届科技周结束后认真总结,及时提供活动信息及相关情况,于9月10日前将科技周总结报告、相关影像资料及媒体报道等(视频不超过3分钟)报送市科委。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祖宏迪、李杨联系电话:55577990、66150861
邮寄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7号院西门1号楼
邮政编码:100744电子邮件:kplx123@126.com
特此通知。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0年7月20日
版权声明 本文由“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公众号编辑,资料来源北京市科委。欲转载请关注公众号后直接回复“转载”,按照要求转载即视为获得授权。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