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做好防护很重要!
发布时间:2021-05-12
来源:科普北京
手足口病是由CV-A16、CV-A6、EV-A71等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5岁及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易感人群;主要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传染性强。
成人感染后大多没有明显症状,但仍具有传染性。因此家中经常照看孩子的成员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将肠道病毒传染给儿童。
对于5岁及以下的小朋友,可以考虑接种疫苗。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很多种,但引起重症和死亡的主要是EV-A71病毒。目前我国已研制出预防EV-A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疫苗。家长可根据孩子的身体情况和需要选择是否接种EV-A71疫苗。
居家治疗的患儿,要避免与其他儿童,尤其是其他更小年龄组儿童的接触,减少交叉感染。
由于口腔疱疹,宝宝可能拒食,可以多喝温开水,吃清淡、易消化的粥或面食等,不吃刺激性食物。
可采用物理方法或药物降温。
常漱口,饭前饭后用淡盐水漱口,对于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签蘸淡盐水轻轻清洁口腔。
患儿衣物应选择舒适、柔软的面料,勤剪指甲防止患儿抓破皮疹。
酒精对手足口病毒无效,患儿用过的东西如衣服、毛巾、餐具、玩具等可用开水烫洗或阳光暴晒,也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得病的患儿不要去幼儿园或学校上课,症状完全消失后7天才可以复课。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