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火灾逃生有多难?这个“黄金时间”一定要把握好
发布时间:2021-08-31
来源:科普中国
8月27日16时许,大连金普新区凯旋国际大厦发生火情。网上出现的多段视频显示,外型像一个“门”的凯旋国际大楼,从19楼开始起火,现场浓烟滚滚,火势吓人。历经7小时灭火,金普新区凯旋国际大厦火情明火被扑灭,所幸无人员伤亡。
这起高层建筑火灾,引起民众的广泛关注。高层建筑火灾逃生有哪些难点?火灾来临,你的逃生时间有多少?高层建筑火灾,如何逃生?家中可常备哪些消防器材?一起来看。
一、起火因素复杂
高层建筑通常内部结构复杂,设备繁多,起火因素有可能是内部电器老化,也可能是因为外部烟花、爆竹点燃了易燃材料,起火因素很多。
另一方面,高层建筑装修标准高,装饰材料和室内陈设物品很多都是可燃材料,能加快燃烧速度,可燃材料在燃烧过程中还能释放出大量的热和可燃气体,及有毒性烟气,危险性很大。
二、火势蔓延途径多、速度快
高层建筑内部设有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管井。这些井道一般贯穿若干或整个楼层,如果在设计时没有考虑防火分隔措施或对防火分隔措施处理不好,发生火灾时,会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成为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
此外,助长高层建筑火灾迅速蔓延的还有风力因素,建筑越高,风速越大。
三、安全疏散困难
高层建筑层数多,垂直疏散距离远,疏散到安全场所需要较长时间。发生火灾时烟气和火势向竖向蔓延快,给安全疏散带来困难,而平时使用的电梯由于不防烟火和停电等原因停止使用。
火灾时,人员疏散主要靠疏散楼梯,如果楼梯间不能有效地防止烟火侵入,烟气就会很快灌满楼梯间,严重阻碍人员疏散。
四、扑救难度大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主要立足于室内消防给水设施。此外,有的高层建筑没有考虑消防电梯,扑救火灾时,消防人员只得“全副武装”冲向高楼,不仅消耗大量体力,还会与自上而下疏散的人员发生“对撞”,延误灭火战机,如遇到楼梯被烟火封住,消防人员冲不上去,消防扑救工作则更为困难。
25秒
火苗一开始出现,除非家里安装了消防报警设备,一般情况下人很难感知到,但此时往往是灭火的最佳时机。
38秒
火焰波及沙发,人可以通过嗅觉感知,此时迅速使用灭火器或大量水灭火,基本可以解决。但如果发现灭火无效,或没有灭火工具,应迅速撤离、大声呼叫并报警。
54秒
木头被火逐渐点燃,房间温度迅速上升,此时火势失控。
1分13秒
火焰的尺寸超过1米,开始产生大量浓烟。
1分58秒
火势越来越大,此时如果人员还未能撤离,可能就已经无法逃脱了,因为接下来的几秒钟后会发生最可怕的轰燃现象。
2分24秒
轰燃现象出现。轰燃现象是指当密闭空间达到一定的温度后,突发性全面燃烧的现象,即使火焰没有触碰到物体也会燃烧。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