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 西安出现多例出血热,草莓能吃吗?与普通感冒有何区别?
发布时间:2021-12-21
来源:中国科普网
入冬以来朋友圈里最受欢迎的水果
一定是草莓
红彤彤 甜滋滋 颜值与味道俱佳
但这几天草莓却上了热搜↓↓↓
啥?出血热?
草莓本人看了都会一头雾水
到底是咋回事呢?
什么是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出血热病死率很高,被老鼠咬到、或食用了老鼠爬过的食物和水、接触到带有病毒的老鼠血液、尿液、粪便等,都有可能传染上出血热。
出血热在北方常见,每年十月开始,陕西关中地区进入出血热高发季节,也是全国出血热的高发地区。人群普遍易感,在常有野外工作的农民,或从事农业产业、粮食加工的工人以及学生等群体中发病率高。
由于流行性出血热早期症状和普通流感较相似,所以不少患者会误以为是普通的感冒。
据了解,目前引起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汉坦病毒主要有两种,即由野鼠携带的汉滩病毒型(Ⅰ型),以及由家鼠携带的汉城病毒型(Ⅱ型)。历来认为陕西关中地区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由黑线姬鼠携带汉滩病毒引起,是我国I型汉滩病毒的重要疫区。近年来,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通过大量的现场调查和实验室中和抗体检测鉴定,证实西安存在汉城型病毒本地感染,陕西关中地区是以汉滩病毒型为绝对优势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混合型疫区。
如何识别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潜伏期一般为2~3周。典型临床症状分为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起病急,有发热(38℃~40℃)。
典型症状有:
三痛:头痛、腰痛以及眼眶痛
三红:颜面、颈、胸等部位潮红
三点:软腭、腋下、胸背部出血
发病前1个月内有鼠类接触史或看见过老鼠、鼠排泄物或者去过野外老鼠有可能生存的地方游玩,在荒草地上坐卧、露营;或所处地区为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区等,可高度怀疑流行性出血热,应及时就医,并告之医生可能感染流行性出血热。
早期出血热的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由于出血热发病急、进展快,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并处理,严重者可威胁生命,因此在出现发热等症状后,提醒市民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出血热怎么治疗?能预防吗?
出血热的治疗强调“三早一就”,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三早——
即早发现:发现疑似病例,务必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
早休息:发病后立即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早治疗:早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对本病预后的决定性因素;
一就——
就近到规范性医疗机构治疗,避免长途转送加重病情。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可预防的传染病,其中防鼠灭鼠是主导措施。专家建议,尽量避免在水边、草地等老鼠易出没的地方活动,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污染物;在村周、果园、菜园、养殖场等重点场所可长期实施灭鼠、防鼠措施;在野外尽量穿长裤长衫、不露脚趾的户外鞋,以防被鼠类咬伤;在杂草丛生或者有秸秆堆放的地方活动,有可能存在鼠尿鼠粪,建议戴上口罩,以防气溶胶污染。
专家强调,接种疫苗是个人预防出血热的最有效的办法,高发病区的16-60岁人群,尤其是接近60岁的农民和刚满16岁的学生应积极到本地区疫苗接种点进行全程、规范接种疫苗,保护个人身体健康。凡前往流行区进行野外探险、旅游、耕种等活动,或在较长期野外户外工作任务前可接种出血热疫苗,防止被感染。该疫苗共接种3针次,前两针间隔14天,第三针间隔半年以上。前两针为基础免疫,至关重要。任何原因导致的第二针没有及时、按期接种,都会使该人的本轮出血热免疫全程失效,除浪费第一针疫苗外,还需重新开始免疫。
吃草莓会得出血热吗?
西安出现出血热病例的消息传出后,社交网络上谣言四起,传说吃草莓就会得出血热。现在正是当地第一茬草莓上市的季节,这些传言让当地莓农损失惨重。
西安交大一附院传染科副主任叶峰认为,出血热跟吃草莓没有关系,出血热的传染源为老鼠。“出血热的传播途径可能是老鼠的排泄物,比如大小便等,当这些污染物污染到了一些物品,且物品没有经过清洗便被人接触,就有可能被感染。”叶峰说。
12月19日,西安鄠邑区卫健局公共卫生科负责人史少飞表示,出血热通过老鼠传给人,网传吃草莓得出血热纯属无稽之谈。出血热属于常见传染病,今年恰逢出血热发病小高峰,患者比往年稍多一些,此外雨水多也导致老鼠四处活动。
同时,西安市长安区农业部门已经开展了草莓专项风险监测,未发现农残超标现象。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