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小辰说科技
风、霜、雨、雪是地表低层大气中的天气现象,其中云、雾、雨都是由水蒸气凝结所形成,而雪则是由于地面上的积雪所造成。对流层厚度不超过20千米,比整个日地空间和宇宙空间的尺度还要薄。而“空间天气”则是指太阳活动所引发的太阳风暴,在这期间,其所产生的强电磁辐射会不断搅动着日地/太阳系空间和行星周围的环境,产生各种短时间尺度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则被称为空间天气。而强烈的太阳活动会引起灾害性空间天气,如磁暴、太阳风等灾害性事件,也会给地球空间带来多番打击。
提到子午工程要先了解子午链,它是由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和极地轨道(ICESAT)卫星共同构成的全球空间环境监测网络。其中, GEO卫星的轨道在空间中运行,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观测能力。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上开展了一系列的空间环境观测计划。而子午工程的目标就是建设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建立空间天气观测、预报、预警和研究的综合服务平台,提供空间天气预报、预报预警和研究服务。
事实上,我国较早开始了对空间环境的地基监测,但过去的地基监测多是单个台站进行孤立的监测,没有形成协调统一的观测体系。2012年10月,子午工程正式建成运行,改变了这一局面。据介绍,沿着东经120°子午线附近至北向南,从漠河到海南,并延伸到南极中山站,在北纬30°纬度线附近由东向西,从上海至拉萨,子午工程利用15个监测台站,构建起一个以链为主、链网结合的大型地基空间环境监测系统
2019年,子午工程二期开工建设。此次建设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牵头,全国16家单位参加建设,建设周期为4年。二期工程在一期的基础上新增16个台站,其数据通信系统、科学应用系统、定标测试分系统等三大系统则落户北京怀柔科学城。一、二期工程共同形成沿东经100°、120°,北纬40°、30°,“井”字型布局的31个台站、近300台(套)监测设备组成的空间环境监测网络。
子午工程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验收专家组给出的高度评价,专家们认为,子午工程是目前国际上监测空间范围最广、地域跨度最大、监测空间环境物理参数最多、综合性最强的地基空间环境监测网。自它运行以来成效显著,已经能够有力支撑我国空间科学成果研究,为提升中国空间活动能力、保障空间活动安全、促进国际空间科学合作做出重大贡献。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