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锭桥位于西城区什刹海街道什刹海前海和后海的交界处。1989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原)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银锭桥始建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为南北向的单孔石拱桥,因形似银锭故称银锭桥。曾于清乾隆初年重修。民国七年(1918)十二月,改拱形桥面为稍有纵坡的平缓桥面。在1950年6月进行过维修。
银锭桥桥身长715米,翼墙长5.1米,石桥全长16.4米。桥面全宽6.2米,其中净宽5.24米,桥头净宽9.3米。桥拱净跨径4.15米,高2.2米。1953年5月20日,汽车将东侧桥栏杆的南半段撞倒,次年改为汉白玉石墙。1987年,将桥身加长至8.3米,桥面加宽至5.9米,桥孔升高至3.55米。1990年5月,桥体结构改为钢筋混凝土浇筑,外侧贴花岗岩石,栏板、望柱为汉白玉石。桥面加宽至7.9米,桥孔加高至4.35米。桥两侧各有6根望柱,高1.2米,柱头浮雕宝珠莲瓣,栏板高1.4米,宽1.53米,上部镂空,雕宝瓶云朵,下部为实心板。桥中心栏板上镌刻由单士元先生题写的“银锭桥”三字。银锭桥被誉为“城中水际看西山第一绝胜处”。银锭观山是西涯八景之一,现在桥东南还立有“银锭观山”巨石。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