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营城建都的肇始之地,西城区承载了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870多年的建都史。时光阑珊,岁月更迭,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也沉淀着无数的故事。
“一座法源寺,半部中国史”,法源寺所在的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因其文化历史悠久、建筑风格鲜明,于2002年9月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被确定为北京市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
2018年,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开启了城市更新保护性提升改造。自此,老旧街区焕发新魅力,续写新篇章。
千年古刹 看尽人间烟火
一座法源寺,半部中国史。故事要从贞观十九年说起,那一年,唐太宗李世民亲征辽东,痛失将士十万而未果,退至幽州城,在出征誓师的地方建悯忠寺,以祭祀东征战死的将士。悯忠寺建成后,因其特殊的来历,在历史中数次看到它的“身影”。随后的一千多年中,这座古刹见证了靖康之难的耻辱、澶渊之盟的短暂和平、维新变法的悲壮、《狂人日记》的诞生……这其间,经历了清朝雍正和乾隆两位皇帝的重修,“悯忠寺”也被更名为“法源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佛学院在此成立,从此揭开了这座千年古刹的新篇章。
明清两代,法源寺以花事闻名,先是海棠,后是丁香。每年4月,当丁香盛开时,满寺繁华,文人墨客到此赏花吟诗,于是,“丁香诗会”逐渐名扬海内。纪晓岚、龚自珍、林则徐等都在这里有过诗词唱和,著名的宣南诗社更在此留下众多诗篇。徐志摩、林徽因等当时的文界名流更是陪同印度诗人泰戈尔来此赏花游览。
古刹悠悠春意深,胜地花开香雪海。一年一度的丁香诗会不断续写着这片区域的新篇章。
老街旧巷 焕发新活力
时光的年轮轻轻碾过,丈量着钟声悠悠的流金岁月。经历了千年的变迁,法源寺已不仅仅只是文人墨客的赏花题诗之地,周边的百姓已将法源寺视作自己居住地的一部分。时光荏苒,当古刹斑驳,周边居民住的老房子也经过岁月的洗礼后,此时,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迎来了新生。
“记得我小时候,这片街区的居民没有这么多,慢慢地居民多起来,生活环境质量开始下降。近年来,有许多老街坊享受了申请式退租政策,搬离了这里。如今还生活这里的居民的房屋逐步得到修缮,院内铺了渗水砖,生活垃圾很快得到处理……屋里屋外、院内院外不仅干干净净,而且古朴整齐”白叔说:“尤其这几年新修好的烂缦胡同,那是我们这片区域新生的代表。”
烂缦胡同位于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中部,是街区最主要的一条南北走向胡同。曾几何时,这里和众多老城胡同一样,外立面斑驳、路面坑洼不平。用居民们的话说,和“烂缦”二字差之千里。随着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提升,这条老胡同终于迎来了新“烂漫”。
“我们着重对街区地面设施和地下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将架空线入地,实现雨污分流,从而彻底解决低洼院落积水这一民生问题。”宣房大德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我们新建干式消防管道,引入燃气,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同时,采用了装配式市政综合管线,为后期厕所革命保留了基础条件。科技赋能街区改造,我们在街区架设了15根智慧灯杆,全方位覆盖5G设备,试点使用绿色清洁能源光伏发电瓦,为街区景观照明提供能源,并尝试在院落内引入全电厨房、生态化粪池等创新技术,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近年来,公司推出“智慧城市”研究项目,通过运用法源寺街区智慧管理试点,研究利用智能应用系统+智慧运营管理的模式,打造贴近胡同生活,连接用户、商家、管理者的智慧街区。目前已建成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智慧运管平台一套,包括大屏数据中心系统和微信小程序。”
“老城不能再拆了。”本着这一原则,烂缦胡同改造提升过程中,胡同肌理得到保护,传统风貌依旧如故。今天,当你漫步烂缦胡同时,会发现标有会馆记忆、不同年代的名人名事等的具有“宣南印象”文化特质的导览标识上,显示了这片区域曾经的辉煌。胡同中定制的个性化鸽舍设置,增添了老城特有的味道,“花坛+花架+休闲设施”的组合式设置,让“烂缦”呈现在大家眼前。
向着春天 踏歌前行
斗转星移,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再次焕发勃勃生机,平整的石板路搭配砖墙上颇具艺术风格的手绘涂鸦,浪漫的氛围氤氲而来。街头一隅,引入的“网红”小店,正飘出缕缕咖啡香。
来往的游客享受着闹市中的闲适,开启“沉浸式体验”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与胡同里来来往往的老街坊聊上两句,看晒在院门口的被子随风飘舞,听自行车铃声从远至近……一幅岁月静好的画面展现在眼前。
“老街区岁月静好的画面离不开居民的共同维护。”牛街街道法源寺社区书记李刚说:“去年国庆节前夕,烂缦胡同内一处绚烂精致的花坛引人驻足,花坛里种植了石竹、女贞、黄金菊、银叶菊、南天竹等各类花卉植物,在背景木质架上装点了醒目的“欢度国庆”“法源伙伴 烂缦你我”几个大字,吸引了许多游客来拍照留念。这个花坛是却是胡同居民自发筹集资金,购买了鲜花和材料,在院门口拼起了的。”
李刚动情的说:“我们这儿的居民真得很可爱,朴实善良。当他们看到街区更新后家园变得如此漂亮时,他们就想着尽一份力,让家园更漂亮。”
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有社区基层治理的深入探索。
据了解,近年来,法源寺社区以街区共建为抓手,以“法源伙伴 烂缦你我”计划为工作主线,推进“一社一品、一步一景”社区治理成果打造。统筹辖区单位及七小门店资源,打造特色宣南胡同咖啡联盟,通过读书分享会、创意党建展示墙、品牌LOGO定制等方式,挖掘辖区单位力量,并由此推广“宣南历史文化”,强化辖区单位对门前三包、街区治理的参与和认领,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壮大。结合文明城区创建,助力街区更新,社区组织辖区志愿者在烂缦胡同、南半截胡同开展月季花种植活动,齐心协力扮靓胡同。
从古韵悠悠中走来的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正在向着春天,踏歌前行……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