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本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由西城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的200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咨询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以及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08年5月1日《条例》实施之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止。公众可在西城区政府网站(http://www.bjxch.gov.cn)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中下载本报告的电子版。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西城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联系(地址:西直门南小街国英一号;联系电话:010—58562968)。
一、概述
根据《条例》及西城区政府办公室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相关要求,2008年5月1日起本单位开始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此,专门配备了1名兼职工作人员,设立了1个专门的信息申请受理点。截至2008年底,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运行正常,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申请以及答复工作均得到了顺利开展。
在《条例》正式施行前的筹备过程中,我委按照西城区政府的要求和部署,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订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召开主任办公会和专题会,成立了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落实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和人员,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设定专人具体负责本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明确了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工作的主管领导,指定了具体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的综合管理工作机构。同时积极动员,强化培训,组织全委同志认真学习《条例》,提高全委上下对贯彻施行《条例》重要性的认识。
制订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案》和《政府信息清理工作方案》,按照由远及近的原则,重点对本委2003年1月1日以来制定和保存的政府信息,特别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进行全面清理,按照“机构职能类”、“法规文件类”、“规划计划类”、“行政职责类”、“业务动态类”五大类认真梳理,全面清理。同时,根据《西城区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编制规范(试行)》和西城区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编制要求,按照系统性、规范性、前瞻性、灵活性和数字化原则,完成了本委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编制工作。指南以折页形式印制,便于公众查阅。在此基础上,经过严格的保密审核程序,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认真录入到政府信息公开管理系统,并在录入过程中反复对照,不断完善,保证了录入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实施办法》、《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办法》、《政府信息发布协调若干规定》等相关制度与机制。为做好发改委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保障所有公民平等地享有知情权,制定了《政府信息依申请答复预案》,就备案、受理、办理、答复、解释、救济各个环节作出详细说明。
《条例》正式实施后,我委随时更新主动公开信息,各科室经过统一的规范流程及时申报信息,保密审查机构经过严格的审查程序,在规定的公开时效内上网发布。
二、主动公开情况
(一)公开情况
本单位2008年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43条,其中全文电子化率达100%。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机构职能类信息41条,占总体的比例为28.67%,包括机构职责、机构信息和机构设置;法规文件类信息4条,占总体的比例为2.8%,主要涉及一些规范性文件,如《西城区2008年企业治乱减负工作要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收费许可证年审的通知》等;规划计划类信息14条,占总体的比例为9.79%,主要包括西城区“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执行报告;行政职责类信息37条,占总体的比例为25.87%,包括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以及行政处罚等相关行政职责的审批程序和办事流程;业务动态类信息47条,占总体的比例为32.87%。
我委主动公开信息中,业务动态类信息所占比例较大,涉及公众利益或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的,主要集中在价格监测和收费检查方面。尤其奥运期间,我委高度关注市场价格动态,及时报送并公开动态信息。制订了《市场价格监管工作预案》,强化市场价格监管。充分认识中央强调的“防止价格由结构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重大意义和指导作用,统一部署,密切配合,加强奥运期间应急监测。及时捕捉市场热点及苗头性、趋势性价格问题,对涉奥商品加强监测,实行每日报告制度,连续跟踪反映市场价格动态,实施价格预警。编辑《每旬价格走势》,定期对市场价格行情、走势进行分析、预测。并且不断加大价格检查力度,成立快速处理价格举报小组,及时处理价格举报。针对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及时调整工作重心,积极开展区域内医疗、教育等专项检查以及大型超市、集贸市场、商厦和物业、机动车停车场等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收费检查工作,保持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商品物价的稳定,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将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价格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有效维护了市场价格秩序。通过市场价格监测与检查,以及信息的发布更新,公众及时了解了价格动态信息,保障了公众知情权。
(二)公开形式
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为方便公众了解信息,本单位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形式上做了大量工作。公开渠道主要是通过政府网站以及区经济服务大厅等查阅中心。区经济服务大厅作为发改委管理的机构,是为企业和群众服务的重要平台,2007年实施改造后总面积达到2600平方米,设有56个窗口,全部采用无遮挡、开放式办公,实现“零距离”办理业务。开辟了八大功能区域,并通过大屏幕、触摸屏、资料告知栏及时更新和维护政务信息。在受理、办理事项过程中做到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务。《条例》施行后,经济服务大厅成为西城区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之一,统一了政府信息公开专用标识,所有标识均采用双语(中英文)标记,对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窗口、查阅设施和专用设备统一设置,在一层服务区摆放《指南》与《目录》,通过现场查阅及互联网等手段,为社会各界提供政府公开信息,切实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利用政府公开信息的权利,服务大厅职能逐渐规范。
(三)保密审查
保密审查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我委不断提高保密意识,加强保密审查工作。一是建章立制。由发改委主任亲自担任委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及时调整了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修改完善了《发改委保密工作制度》、《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实施办法》和《保密审查单》,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对涉密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批和管理。同时建立涉密人员管理制度,做到保密人员持证上岗的要求。二是规范流程。对于主动公开的信息,各科室经过统一的规范流程及时申报,保密审查机构遵循“谁主管谁负责”、“先审查后公开”和“谁公开谁负责”的原则,涉密的不公开,公开的不涉密,按照《国家保密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拟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规范严格的审查,及时在规定的公开时效内上网发布。在审查的过程中,确立保密审查的基本范围:标有密级的文件、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标有“内部文件”、“注意保存”等警示字样的信息、本委内部办公事项,此类信息不予公开。目前我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主要是业务动态类信息,上网前对需要公开的信息进行统一的保密审查。我委OA办公系统平台比较完善,信息的产生、审核、发布都有单独固定的流程,结合对区信息办政务公开栏目的有效维护,对政府信息保密审查工作而言,可以说是双重的保险。三是系统维护。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管理系统用户权限管理,由办公室专人负责,及时修改密码。目前,我委信息的发布以及政府信息公开系统的维护都由办公室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同志全程负责,保证了系统的安全。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一)申请情况
本单位2008年度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4件,均是当面申请,占总数的100%。从申请的信息内容来看,4件依申请均是法规文件类信息。
(二)答复情况
在已经答复的4件申请中,“同意公开”的4件,占总数的100%,主要涉及房改项目和资金补偿等信息。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收费情况
《北京市行政机关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收费办法(试行)》正式下发前,全区各部门、各查阅中心均免费为公众提供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检索、复制、邮寄等服务。
四、咨询情况
2008年,本单位共接受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咨询1人次。其中,现场咨询1人次,占总数的100%。西城区经济服务大厅作为我委其中之一的咨询场所,为公众提供了方便的硬件设施,配备了专门的咨询人员。
五、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从我委目前的工作情况来看,与当前发展新形势的要求相比,与区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一是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性需要全面深刻的认识;二是制度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并且严格落实;三是信息的更新、受理流程有待深入、细化。
2009年,我委将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条例》文件精神,深化信息公开内容,进一步明确公开范围、公开深度、公开方式、公开时限等内容。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完善信息保密审查、信息发布协调机制。结合OA管理系统,加强审核把关力度,完善委内信息公开网上管理平台。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增加委内培训交流力度,提高全委公开与保密意识。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制度理念,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不断提升政府执行力。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