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信息详情
当心!四种套路专骗上网课学生

当心!四种套路专骗上网课学生


发布时间:2020-05-31

受疫情影响,学生们度过了史上最长的“寒假”,尽管近期全省各市高三初三的学生快开学了,但大部分学生距开学还有段时间。只要一天没开学,网课就得继续上。


  而近期骗子也瞄上了上网课的学生们,他们通过网络刷单、充值返利等手段实施诈骗,不仅骗光学生手中的压岁钱,甚至父母手机中的钱也不放过。


  套路一:充值返利却收到黄色图片 家长被骗7万元


  学生小郭在上网课课余时间用妈妈的手机玩QQ,看到一个红包群里有人发了一个QQ截图宣传,上面写着充值100元返现1000元,添加之后对方给小郭发了个二维码。


  小郭用妈妈的手机扫描后,陆续被骗26999元,这时小郭支付时发现妈妈卡里已经没有钱了。


  之后对方又通过QQ教小郭在“微粒贷”贷了20000元,然后发了一些淫秽图片给小郭,并让小郭将这些图片再发回给他。小郭按对方指示做了以后,发现自己的QQ号因涉嫌传播淫秽内容被腾讯官方封号。直到几天后,小郭妈妈才发现这事,共计损失7万余元。


  套路二:拿妈妈手机刷单被骗1.2万元


  学生小王在家用妈妈的手机,发现有人通过搜索页关注了自己,出于好奇,小王就和对方聊天。对方告诉小王自己是做网拍的,只要接单付款然后截图发给他,他就会返还本金及佣金。


  随后,对方叫小王添加了一个微信号,被拉进一个接单群,然后一个陌生微信号添加小王,让小王扫他发的二维码进群。进群后对方就发了三个二维码给小王,第一个是进店铺的二维码,点击商品,然后点击待付款看到的订单编号截图发给他,第二个二维码是点击支付宝和花呗的钱有多少截图发给他。小王按对方要求操作后,发现有12069元钱不见了。


  套路三:366买苹果手机?扫码被骗16564元


  学生小王在家玩爸爸的手机时,看到QQ动态上一名叫“A雅”的发图片来,说几千上万的手机以300-380元的价格出售。于是小王就私聊对方表示想买iphone11,对方报价366元,并发了一个二维码给小王。


  小王支付了366元后,对方说由于手机是走私的,需要转600元防走私的钱来验证一下。小王支付完后对方又说需要打个单子,要求再转600元。小王转完钱后对方说大约10分钟就可以退给小王,但是需要扫一个新的二维码,支付4999元。对方说这个二维码会显示付款失败,只要把付款失败截图发过去就行了。但是小王扫码付款,显示付款成功。对方说是由于付款超时导致的,又发了一个新的二维码给小王,小王按对方提示操作后发现爸爸绑定的工商银行卡被支付了9999元。小王的爸爸要用手机才发现不对劲,结果共计损失16564元。


  套路四:游戏充值3000元后账户被封


  近期,小张收到一条玩游戏充值300送300并含有不明链接的短信,小张见“活动”力度很大就点击链接后下载了一名叫99棋牌的软件并注册了账户。在点击充值后,软件对话框弹出一个支付二维码,小张通过支付宝扫码,银行卡转账支付了300元。随后其又让妻子帮忙充值转账,累计转账3000元。本以为占了便宜的小张却发现自己游戏账户被封,充值的钱也无法提出。直到这时,小张才发现被骗,连忙报警。


  警方:控制孩子使用手机APP 管好支付密码


  辽宁省公安厅反电信诈骗中心提醒家长,尽量陪同孩子上网,经常对孩子使用的电子产品进行检查,建议保留上课必须用的APP,其他无关游戏、社交、支付类等软件、APP全部卸载。


  由于孩子普遍自控能力较差,很容易被直播、游戏等内容吸引沉迷其中,建议要求其网课结束后,立即关闭电子产品。


  家长做好自身手机支付安全措施,保管好自己的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不要让孩子知道,以免被骗后造成大额转款汇款,同时关注自己及孩子微信、支付宝等账号余额情况。


  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加强对孩子的反诈骗宣传,告诉孩子不要盲目扫描二维码,以防恶意软件和木马病毒被强制安装,更不要点来历不明链接以防进入钓鱼网站,不要和网络上的陌生人搭讪,不要贪图小便宜,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

回到顶部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技术支持邮箱:work@bjxch.gov.cn
官方微信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