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信息详情
“刷单”“扫码”“网恋”谨防陷阱!认清套路守好钱袋

守好“钱袋子”,除了公安机关火速出击,还需要大家认清套路、做好防范。今年4月以来,云南各地公安机关打掉一批网络电信诈骗案件,发现这些诈骗手段大多潜伏在日常生活中。
   
        套路1 刷单可赚钱,返利即到账
   
       “谢谢警官,太感谢你们了,原以为被骗的9000多元钱打水漂了,没想到你们竟然帮我追回来了!”家住玉溪市红塔区的王女士抱着孩子急匆匆来到玉带派出所,激动地向民警表达自己的谢意。
   
       4月15日,王女士在闲玩时通过抖音认识昵称为“作者助理”的女子,对方称能教她刷单赚钱,两人加了微信好友。经过一番指导,王女士用花呗为对方支付了一部苹果手机的钱。付完钱后越想越不对劲,钱是自己付的、手机却寄给了对方,这才感觉自己被骗,随即到派出所报案。
   
       民警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网购平台反映受害人被骗的情况,网购平台售货方立即对王女士下单的货品进行了紧急拦截、招回。4月19日,除去扣除的快递费23元,王女士收到退回的钱款共计9045元。
   
       套路2 商品有问题,扫码可退款
   
       4月初,保山市昌宁县公安局及时帮助罗女士查处了一起自称“购买商品有问题,扫码退款”的诈骗案,及时挽回损失50万元。
   
       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自称是快递公司业务员,电话里说罗女士网购的包裹有问题无法送达要将货款退还,并要求她扫描二维码退款,罗女士操作完成后就收到银行短信提示卡内余额为零,50多万元钱瞬间没了,随即报警。
   
       民警在向罗女士了解情况时,罗女士收到短信提示卡内转回了四十万元,骗子仍不断发语音说:“你按我说的做,剩余10万元就可以转回来。”民警判明这是“套路”,让罗女士不要理他,并驱车带她到银行进行咨询。银行工作人核查发现:钱并没有被转走,只是由活期转成了定期,于是就收到了余额为零的提醒短信,骗子想趁机诱导当事人把钱转出,完成诈骗。
   
       办案民警说:“近期这种扫码或回复验证码的诈骗手段频发,切记不能随意扫陌生人提供的二维码,更不能随意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短信验证码,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向你索取短信验证码及银行卡密码时切记不能提供。”
   
       游戏有骗局 账号要管好
   
       普洱市思茅区云仙乡杨某某13岁的儿子用其手机刷“快手”,见视频称可以免费送“王者荣耀”皮肤,便加入QQ群,群主以可以帮其领取免费皮肤为借口,获取了微信号、登录密码和微信支付密码,随后,杨某某收到信息提示,其银行卡内的钱被扣16,089元。
   
       接到报警后,民警随即核实情况,协调腾讯公司对此微信号进行封停,成功阻止钱被转出。经过一个多月努力,4月15日,普洱市公安局思茅分局成功侦破了这起案件,帮助受害群众追回被骗资金16,089元。
   
       网恋有陷阱,钱包要管牢
   
       “我来自首,你们赶紧把我抓了,我实在受不了了。”近日,一名41岁男子到丽江市玉龙县公安局石鼓派出所报案称:自己在网络上冒充网恋“女友”骗取财物,因对现任“男朋友”动了“真情”,深感自责和内疚,殉情胆怯,只有报案自首。
   
       2016年以来,该男子以“女性”身份利用微信功能“附近的人”搜索一些男性主动添加好友,待时机成熟后,便以“女朋友”的身份向对方讨要钱财供自己挥霍。为避免被识破,该男子精心“包装”自己,在与“男朋友”聊天时都会使用变声器。4月15日下午,在网络上实施诈骗的他因对“男朋友”动了“真情”,在自责、内疚的想法驱使下,来到长江第一湾欲“轻生”,面对冰凉的江水,原本“生无可恋”的他顷刻间失去了勇气,在“良心”的驱使下,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
   
       公安机关提示:生活中,不法分子以网络贷款、代办信用卡、网络交友、赌博和投资、兼职刷单、购物退款等为由实施诈骗,大家要保持清醒、谨慎,既不要轻易相信陌生网友的说辞,答应陌生网友的要求,也不要将自己真实的信息告诉他人,并提高自己抵抗诱惑的能力,谨防受骗。    

回到顶部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技术支持邮箱:work@bjxch.gov.cn
官方微信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