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信息详情
警惕!不法分子假扮老师行骗

在孩子复课重返校园之际,家长却接到骗子假冒“班主任”的电话,并以借钱送礼为由实施诈骗。4月20日9时许,家住福建省漳浦县绥安镇的张某就打电话报警,称遭遇此类诈骗,被对方骗走4000元。
   
       案例
   
    张某的孩子在当地一所中学上初三,20日正好是开学复课日。据张某称,早在19日下午3时,她就接到一个归属地为漳州本地的陌生来电。在电话中,对方自称是张某孩子的“班主任”,向作为家长的张某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
   
    交谈过程中,张某发现这个“班主任”对孩子的基本情况较为了解,再加上张某平时仅在微信群中与老师有过交流,从未通过电话,便没再多想。双方还约好,第二天上午9点,张某送孩子到学校后再当面交流。20日上午7时许,张某又接到对方打来的电话,表示由于开学首日,教育局前来检查,无法如约见面。但8时对方再度来电,表示教育局刚结束检查,而他有点私事需要张某帮忙。
   
    原来,这位“班主任”表示,他正要给领导送礼,但手头只有现金,微信里余额不足,希望张某能先出借1万元。碍于情面,张某只好答应,但她表示自己手头只有4000元。对方便让张某先将4000元转账到指定账户。可没过多久,这位“班主任”又打来电话,表示钱还差一些,有个领导没有拿到钱不高兴,希望张某能去借款。这反而引起了张某的警惕。张某随后敷衍作答,挂断了电话,并向其他家长要到了班主任本人的电话号码。
   
    在电话中,张某发现前后两个“班主任”的口音完全对不上,而且后来的这位班主任表示,自己并无借款一事,建议张某赶紧报警。
   
    针对张某的遭遇,漳州市反诈骗中心民警表示,家校联系是老师与家长保持沟通的重要渠道,但是一旦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冒充老师进行诈骗时,其蒙蔽性非常强,应引起双方的警惕。
   
      手法分析
   
    骗子利用不法渠道收集的家校信息,有针对性的拨打家长电话假扮老师,并根据信息内容骗取家长信任。择日假借关心孩子学习等理由邀请家长面谈,等到了约定的时间,又以领导检查、会议等理由改期,并暗示家长先借钱“疏通关系”,一旦家长碍于情面出借钱财,就会落入骗子的圈套。
   
      警方提醒:
   
    1、生活中应当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防止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
   
    2、在家校联系过程中,凡是“教师”在微信群、QQ群或电话中以其他各种理由要求转账汇款的,均要核实对方身份,谨防受骗。
   
    3、“借钱送礼”本身就涉嫌违法,要引以为戒,切勿听信。
   
    4、一旦发现受骗,请第一时间报警。    

回到顶部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技术支持邮箱:work@bjxch.gov.cn
官方微信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