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信息详情
信用进校园-月坛中学召开诚信考试主题演讲



发布时间:2021-10-28


案例分析

诚信考场,还报吗?

初二一班  黄远

一个周三的中午,我校团委组织初二年级在班级进行团课考试,我发下卷子后,看他们答题顺利,便开始在讲台上进行惯例的消毒。

我抬眼巡视的瞬间,女生小A神色慌张,四目相对,她左手忽地向位斗里一塞,这再明显不过的举动让我心生警惕。我快步走到她座位旁边查看位斗,果然发现了里面的团章,我当即厉声让她出去,她却称自己只是没有按规定存放资料,并没有打开看。我坚信我看到的画面,却因为没有拍下证据,无法让她认罪,双方如果争执下去会影响其他同学考试,我只得就既成事实告诉她,全班同学的位斗都已清空,资料都在后面柜子里,她把团章放在位斗里就已经是作弊了,并再次坚持让她出去。小A同学继续辩称自己没有抄袭,我在脑海中搜寻了一下这几天因为要准备申报诚信考场而刚刚复习过的校规,告诉她,现在出去,本次团课考试记零分,如果不服从监考人员管理,还有更严重的处罚后果——取消补考资格、记过、留校察看等着她。

A出去了,全班在一片静穆中完成了团课考试。

收卷结束后,我在小A的卷子上写明了作弊卷,并建议团委老师本次予以记零分处分。

但随后我心里翻江倒海,在操场上踱步了很久内心不能平静:

这段时间我正在犹豫要不要进行诚信考场的申报,她却在团课考试——这么严肃的考试中作弊,真想告诉全班,我们这次期中考试不申报诚信考场了,不配。

但又一想,教育当以慈悲为怀,小A在走廊里冻了一中午,提前交卷的同学们路过她身边时却没有一个与她攀谈的,鄙夷之色已是溢于言表。这次如果不申报,因为她影响了班级形象——他们还是很以自己是诚信考场一员为傲的——同学会不会对她有看法,是否会从此影响这个孩子的人际交往。

如果继续申报,是否会让小A觉得老师这么快就原谅了她,犯错成本很小,从此轻视校规,进而漠视规则。

我尽量冷静地去剖析自己,在反复衡量利弊的过程中逐渐理清了思路,我担心的其实是两件事:是否申报诚信考场,以及是否处分小A。半年未见学生,不知学业进展如何,我特别希望能借此次考试看到学生的真实水平,而在居家学习阶段之后,学生也状态松懈,不禁有些担心他们是否能够自律自觉,这是我真实存在的犹豫,即使不申报,这个锅也不应该由学生小A来背,不能让学生认为我是因为不信任她才不申报。

A在年级排名前列,一向是反应很快的孩子,能看的出来是靠聪明就足够应付学业的那种,对于这次团课考试,她必是存了侥幸心理,没有认真复习,但事到临头,她的骄傲和面子又不允许她接受团课考试考很差的分数。包括在我俩争执的时候,在我强调未妥善放置资料也是作弊时,她仿佛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台阶下,很快承认了自己未按规定放置团章,但对于翻看却只字不提,这也是她高自尊、爱面子的一个表现。这样的一个孩子,如果因为小聪明而让她有所松懈,那才是毁了她。

回到诚信考场的问题上,如果我正视自己不愿意申报的担心,会发现这其实是我对学生这半年居家生活组织纪律性不放心不信任的表现,是对自己开学两个月来的管理是否能抵得过他们半年松懈散漫状态的不自信的表现,说到底,是我对自己的管理工作德育工作也有不满意的地方,所以不敢轻易地用诚信考场的荣誉去检验。

教育要讲究契机,我等不及下周一的班会课了,在当天下午的语文课上,我决定利用这次团课考试作弊召开一次班会。

我上来先给学生讲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是那几天新闻里正在热播的消息,一女子坐地铁下楼玩手机,结果摔至重伤。这个故事讲完,学生议论纷纷,我问,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呢?他们回答,就是侥幸心理,觉得不会有事。我点点头,在黑板上写下第一个关键词“侥幸心理”。

第二个故事,是几年前发生的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女子违规下车,而不幸丧生虎口的故事。对于这个事件,很多学生印象深刻,记忆犹新,我提醒他们注意一个细节,每个野生动物园都有广播循环播放“此处严禁停车,车辆请有序通行”等诸如此类的话语,为什么明明听到了规定,却没有遵守呢?学生有归因为“侥幸心理”,我说,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对规则的不尊重,觉得无所谓。我在黑板上写下了第二个关键词“尊重规则”。

第三个故事,是我校前几届学生在外校参加合格考的故事,学生进考场时手机放在外套口袋里,外套脱在了考场外面,因天气寒冷,过了一会学生向监考老师申请穿上外套,老师帮他拿回后不久,口袋里手机响了。我问学生,他并没有主动作弊,但现在手机响了,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办?学生说,跟老师解释,我没有作弊。还有的孩子说,可以申请看监控,看我到底动手机了没有。我问,那现在呢?当下呢?考试正在进行中,你一直解释吗?学生说,一直解释到老师同意我继续考试为止。

我拿出了《月坛中学学生守则》,用实物投影打在屏幕上,告诉他们,以月坛中学校规为例,如果当次考试中违规使用手机,该科考试记为零分,学校给其警告或严肃警告处分;如果有违规行为且不服从老师管理,无理取闹、扰乱考场秩序,该科计零分,取消补考资格,学校给其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

这时我在黑板上写下了第三个关键词“自我保护”。告诉他们,规则是限制,但更是保护,假如这个学生考前按要求关机了,即使穿了外套进去,也不会发生后面的事情。现在手机已经响了,服从监考老师管理是第一位的,遵守规则,服从纪律,是对自己利益最大程度的保护。

这时,我看向小A,她低着头,并未出声,大概也在心里衡量着自己今天的行为。我继续向学生逐一讲解了校规中关于考试违规的处理,共分为三类,扣除该科所得分数的30%-50%;该科成绩记零分,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该科计零分,取消补考资格,学校给其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德育工作中,处罚不是目的,预防才是意义,我带着学生又一起学习了校规细则,让学生了解到平时有些小行为,比如借用文具、坐姿歪斜、机读卡放置桌角未倒扣、无意识敲桌角等都是在打考试作弊的擦边球,想要成为诚信考场的一员,就要让自己的行为从任何角度都无可指摘。诚信考场一方面意味着对学生自觉自律性有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学生在考场上的一些突发事件需要自己处理。于是我也教了学生学会向摄像头举手示意,学会如何在考场上处理一些小概率事件。

同时,我也向学生讲解了CMIS系统的录分制度,三次平时成绩*0.3+期中考试*0.3+期末考试*0.4=学期成绩,学期成绩不合格还有补考的机会,一次期中考试分数不理想,并不会对你的成绩起决定性作用。而如果有人心存侥幸出现作弊行为,当次考试计零分,这时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再高都很难追平,同时处分还会计入综合素质评价平台,相当于在德育和教学两个系统中承担了双倍的处罚。

最后,我出示了一个投票题目:

“在本次期中考试中,我已经充分了解了校规对违规行为的界定和处罚:

A.我认为自己可以做到自律诚信完成答卷,同意申请诚信考场;

B.我可以做到自律,但我希望有监考老师来辅助考试的进行。”

全班23个人和我一起参与了投票,结果显示,有19个人选择A,我们决定申请诚信考场,并定于下周一班会课进行相关动员工作。

一节语文课很快结束,下课后,小A主动来找我,并向我道了歉,尽管她眼神还是不太敢看我,偶尔目光接触后迅速躲开,但那短暂的看向我的目光中满满的都是愧疚。她不知道我会如何处理她,是否会不让她入团,是否从此会不喜欢她,是否她从此就要背上作弊的名声。我看向她,终究有些不忍,毕竟是个孩子啊,她站在走廊上的那一中午心里大概把所有最坏的结果都想到了吧,我想起了古人教子有“七不责”,即在七种情况下不要责备孩子,其中一条就是“愧悔不责”,她已经知道错了,我也没有必要再去责备她,只是客观的结果,需要她自己去承担,这是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我告诉她,按照校规,她此次团课考试记为零分,但还有机会参加下一次考试,本次入团推荐应该是错过了,日后能否通过团课考试,能否赢得同学的支持,能否成为共青团的一份子,都要看她自己的表现。

忙碌起来时,时光总是格外快,我们班的诚信考场于一星期后获批,孩子们都很欢呼雀跃,与他们而言,意味着自己的人品得到了认可,自己的班级得到了认可。我把他们签署的诚信考试承诺书复印了一份,扎在了墙报上,每天学生们出来进去,时不时地都去看两眼,仿佛那上面签的不只是自己的姓名,还有承诺与荣耀。

三天期中考试,我们班作为诚信考场的纪律一直很好。我格外关注了小A,她坐得很端正,埋头作答,奋笔疾书,偶尔抬头看看黑板,那上面写着:

“个人品德高于考试分数,班级荣誉重于个人利益。”

回到顶部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技术支持邮箱:work@bjxch.gov.cn
官方微信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