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三包”责任制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在城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 “门前三包”在北京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1985年市政府颁布的《北京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 1999年,这项管理办法经过重新制定,一直沿用至今。西城区城管执法局以“门前三包”治理为抓手,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本期,记者跟随多个执法队员走访“门前三包”落实情况,感受城市精细化管理之变。
宣传动员
让商户主动“三包”
“门前三包”包什么?针对这个问题,记者随机询问了几家商户发现,大多数商户都能将内容脱口而出,“‘门前三包’主要是清扫门前杂物,不乱倒垃圾。”“维持门前秩序、设施,有一定的劝导职责。”“不能乱摆乱放,影响城市的‘面子’。”……
这样的理解与城管执法宣传动员密不可分。为了帮助商户熟知自己的“责任清单”,西城区各街道城管执法队在日常宣传动员上下足了功夫。在广外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二队队员刘滕飞每次“巡街”总是习惯带上“门前三包”宣传册,逐户走访宣传,把“包什么”讲明白、说清楚。“宣传册已经成了我‘口袋书’,哪家单位履职不到位,我都会拿出来为其讲解。”刘滕飞说。同时,广外综合行政执法二队还组织沿街单位逐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并将告知书公告牌上墙,责任区范围、“三包”内容、举报电话一目了然,让群众随时监督。德胜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则依托商户自治推进工作,以教育引导为主,深入主要大街和重点地区临街门店加强宣传指导,向门店负责人宣传“门前三包”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四至”范围和标准。
除日常巡查中的宣传动员,记者发现,多个街道还结合“扫雪铲冰”“清洁日”等开展联动宣传,增强商户的主动治理意识。在陶然亭街道大吉巷社区,有一支“底商志愿服务队”。顾名思义,每逢清洁日活动,他们就拿着扫把、铲子等工具,帮助商户一起清扫门前环境,捡拾隐藏在深处的废弃塑料垃圾。
看到志愿者的辛苦付出,大吉巷社区内的链家地产工作人员主动找到社区,希望加入“底商志愿服务队”,为社区环境出份力。社区党委书记田琼表示,“底商志愿服务队”的建立,是为了加强商户对社区建设工作的参与度,使商户积极主动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从而更好地推动“门前三包”的深入落地。
“除链家地产外,其他底商也表示愿意参与。后期,我们会经过一系列评估,邀请长期有信誉的商家参与其中。”田琼说。
规范台账
让检查有的放矢
“经常有人问我们‘门前三包’就那几项内容,落实起来有那么难吗?”交流过程中,执法队员道出了“门前三包”的难点之一在于沿街商户流动性比较强,要做到动态更新和宣传并不容易。因此,如何建立好台账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多个街道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
金融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通过入户走访登记、基础信息采集等方式,动态更新信息,并推行分级管理,对履责情况较差的单位进行重点监督。在此基础上,通过“门前三包”工作台账与日常巡查工作记录的“一账一记录”工作制度,分步骤、分阶段完成工作任务,实现“检查率100%”。陶然亭街道则细化每日、每周、每月沿街商户检查的数量、频次,研判高发诉求点位和时段,丰富台账内容,确保商户全覆盖。
在广外街道,社区还创新出不少好方法。椿树馆社区网格员袁丽娟和杨红英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到辖区门店巡查。“门口烟头有点多,辛苦您赶紧打扫一下。”“您这电动车要停放到划线区域,在门口实在影响环境。”……她们一边提醒商户整改一边将巡查记录要点写在本上。
袁丽娟的记录本就是椿树馆社区“门前三包”管理台账中的一环。为了方便监督,社区将辖区12家门店情况一一梳理分类,并根据日常巡查情况,对管理薄弱的门店“反复查、查反复”,做到精准监督。
强化监督
让商户紧绷责任“弦”
记者跟随执法队巡查过程中发现,大多数责任单位及门店能够自觉落实“门前三包”责任,但仍有少数门店存在侥幸心理,因此,除了宣传动员,强化监督必不可少。
“您这门口咋堆放了这么多空纸箱?”“还没来得及清理,正打算联系废品站回收。”“那先收拾整理好,放到店内区域,放店外影响环境不说,也会给市民出行带来影响。”4月6日上午,西城区城管执法局联合天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展集中治理。在一家超市外,散乱堆放的纸箱十分显眼,占据了人行道部分空间。执法队员立即上前,对商户的行为进行提醒,并协助其将纸箱挪至店内。
而在另一家餐饮单位门前,一把大椅子引起了执法队员的注意。经询问得知,椅子是附近老人捡来晒太阳时使用的,店家清理过多次,但是总被老人捡了回来。“门前是您的责任区,不能摆放杂物,可以提醒老人带一个便携式的小凳子,晒完太阳顺手带走。”执法队员协助商户将椅子搬离,同时提醒其要严格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对影响环境秩序的行为及时劝导和制止。
检查完其他店铺后,执法队员又折回来对两处存在问题的商户进行核查。看见执法队员又来检查,商户直言“没想到”,并且承诺:“作为商户,门前是我们的责任区,要维护好卫生和秩序,不能堆物堆料、摆摊设点。”当天,天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通过“一店多查、一查多效”,还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垃圾分类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针对不同情况,陶然亭街道采取柔性执法和严格执法相结合的处理方式。对店外经营、乱堆物料、倚门售货等“门前三包”问题的初犯者,执法队会进行约谈和批评教育,告知商户每日自查自纠,主动履行义务。而针对不及时改正者,则实行高限查处,提高违法成本,确保“门前三包”管理到位。
共治共享
让社会各方参与监督
做好“门前三包”工作不能仅靠执法队宣传监督,更需要调动多方力量参与。西城各街道充分发挥街巷长、网格员社区前方“哨点”作用,形成联动机制,加大日常巡查管控力度。
4月8日一早,广外街道街巷物业工作人员王晓东和同事就开始了一天的巡视任务,责任区是手帕口南街。在一家药房门前,他们发现了两个大花盆摆到了人行道上,于是赶紧上前提醒店员,并帮忙将其挪走。
像王晓东一样的街巷物业人员在广外街道还有122名。他们活跃在大街小巷,将沿街单位纳入巡视范围,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上报处置。分布在辖区各地的街巷物业人员,如同一个个流动的“哨点”,织起了一张覆盖全街区的巡查“网络”,打通了巡查的“最后一米”,让“门前三包”治理真正做到无盲区。而在社区,每一名网格员都是“门前三包”监督员,随时提醒沿街单位搞好门前卫生、整齐摆放非机动车、不占用盲道等。
金融街街道则通过党建引领,将“政府楼长”“社区卫生主任”“街巷长”“党员志愿者”纳入监督队伍,延伸治理触手。辖区内尚信商务楼宇物业定期安排保安、保洁扩大服务范围,营造良好的门前环境。“我们也是金融街的一员,我们不仅关注楼宇周围环境状况,还积极安排保安、保洁进行共享单车摆放等,全方位提升环境品质,为金融街文明建设助力。”尚信楼宇物业负责人表示。
除此之外,记者发现在社区的宣传动员下,居民参与“门前三包”管理的热情也被慢慢激发出来。商户“包”什么?居民心知肚明,有人发现不合规的情况,会及时找执法队投诉,实现了发动全社会力量,进行共治共享。
“我觉得变化很大。”刘滕飞对记者说,近两年明显感受到商户对于落实责任意识的提升。一方面,商户能够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很少出现不配合的情况,在整改方面也更加及时。在意识方面,商户们已经把“门前三包”管理作为一项自觉、自愿、自律的行为。
提高要求
“门前三包”将更细化
近年来,随着城市管理专业化水平提升,原有的“门前三包”责任制部分工作措施,已不符合现阶段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要求。为此,首都环境建设管理办根据《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北京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门前责任区管理的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提出,门前责任区范围按照边界清晰、不留盲区、无重叠的原则进行划分。
地面:横向为建筑物、构筑物临街侧房基线总长,与毗邻单位有空当的,延长至空当区域中心线;纵向为建筑物、构筑物临街侧房基线至道缘石,无便道的至道路中心线。
立面:为建筑物、构筑物外立面,护栏或者围墙侧立面,以及建筑物、构筑物的天际线;无毗邻单位的,自本单位四周墙体起算。
空间:为地面横向、纵向与立面三者所形成的空间。
对于“门前三包”“包”什么,征求意见稿还提出新的要求,责任人应当维护责任区内环境干净、有序、规范。
包市容环境:维护责任区内市容环境干净。及时清除暴露垃圾、污水、污迹和渣土;遇雪情按照规定雪后及时开展扫雪铲冰;按照规定分类投放垃圾。
包秩序环境:维护责任区内秩序环境有序。不得私搭乱建、开墙打洞;不得店外经营、堆物堆料、沿街晾晒;不得私装地锁、乱停车辆。
包设施环境:维护责任区内设施环境规范。按规定设置户外广告牌匾标识、标语宣传品及施工围挡;不得在建筑物外立面乱贴乱挂、乱涂乱画;不得乱设栏杆、石墩;不得占用绿地等。
此外,本市还将开展“门前三包”管理示范街(片区)创建工作,每区不少于5条。年底前,首都环境建设管理办将对示范街(片区)进行考核验收。
记者付善元 王天淇 顾鸿儒文 姜灏摄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