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民族宗教事务办公室
2019年度行政执法情况统计报告
发布时间:2020-01-19
北京市西城区民族宗教事务办公室作为执法主体,依法具有行政许可权、行政强制权、行政给付权、行政检查权、行政确认权、行政处罚权和其他行政权力7项行政权力,相关业务由北京市西城区民族宗教事务办公室内设科室民族科(行政审批科)、宗教科具体执行。
一、岗位设置情况
北京市西城区民族宗教办2019年共设置8个行政执法岗位,分别是区级民族事务处理业务承办岗、区级宗教事务业务承办岗、区级民族行政许可业务承办岗、区级宗教事务行政确认业务承办岗、区级民族事务处理审查决定岗、区级宗教事务处理审查决定岗、区级民族行政许可审查决定岗、区级宗教事务行政确认审查决定岗,每个岗位设人员1名。2019年,北京市西城区民族宗教办8个执法岗位,7名人员在岗,其中一名负责宗教工作的主管领导兼任区级宗教事务处理审查决定岗和区级宗教事务行政确认审查决定岗2个岗位。
二、全年“双随机、一公开”完成情况
2019年,北京市西城区民族宗教办于年初制定民族宗教年度执法检查计划,全年执法计划顺利推进并于12月30日前完成全部现场检查。全年执法检查过程中,抽取检查单位均严格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相关行政执法检查单及时在北京市行政执法平台填报,及时公示。同时,严格按照公示制度和城市信用监测相关要求在行政审批和一般程序行政处罚作出决定后7个工作日内将行政许可结果和行政处罚相关信息于政府双公示专栏进行公示。
三、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情况
2019年,根据行政权力公开工作的要求,规范行政行为,严格履行行政执法主体、依据、职权梳理管理制度。及时梳理填报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系统,及时公示权责清单。依据《宗教事务条例》将各部门涉及宗教工作执法权限职责细化,推动相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切实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稳妥推进行政审批事项改革,积极承接市级下放职权,调整修改行政职权事项,扎实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行政执法等清理规范工作,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把责任明确到实践的环节。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内容、程序和方式,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信息。为进一步落实好《北京市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和宣传贯彻落实好《宗教事务条例》,继续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月活动。我办分3次针对清真餐饮企业负责人、民族政策监督员、街道民族宗教工作干部以及民族宗教界人士举办了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培训班、座谈总结会,为与会人员法治提升民族宗教工作水平、了解民族宗教知识、掌握民族宗教政策提供了平台。
三、依法行政相关情况
全年,我办汇同相关部门,针对宗教工作专项督查、疏解整治促提升、行政执法和群众反映涉及清真食品标志使用管理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宗教工作专项督查。认真梳理和排查了宗教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各街道集中开展伊斯兰教“三化”治理等问题,确保宗教专项督查工作取得实效。依法将我区的2个私设聚会点纳入社区管理。伊斯兰教“三化”问题,检查网点数量466家,共整治存在问题的清真网点232处,下架存在问题产品375类,共计16806件。为确保少数民族群众过上欢乐、祥和的节日。全年共对重点地区开展了民族政策检查300余次。全年新办清真食品生产加工经营许可证审批12件、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确认10件。发挥政府监管、协调、服务职能,在重大宗教节日前开展宗教活动场所综合检查50余次,确保了“春节期间白云观民俗活动”、“复活节”、“浴佛节”、“开斋节”等宗教活动的顺利进行及两会、“六·四”期间的宗教活动场所的活动安全和全年进场所140万余人次的人身安全。2019年度所有立案案件均按时限要求结案,没有跨年度案件,行政处罚对象全部在规定时限内缴纳了相应罚款,全年罚款额总计0.15万元。
四、其他事项
2019年,北京市西城区民族宗教办未接到投诉和举报民族宗教领域违法违规等案件。
北京市西城区民宗教事务办公室
2020年1月13日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