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二〇一九年依法行政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9-12-31
2019年,是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建局之年。法治建设按照《北京市西城区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及市市场监管局有关工作要求,围绕法治政府首善之区建设,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进执法改革任务落实。
一、加强能力建设,着力提升依法行政意识与水平
(一)提升依法决策水平。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和重大执法决定集体讨论制度,坚持党组会、局长办公会会前学法,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学习宣传宪法及市场监管领域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今年会前学法7次,召开局领导案件集体研究会9次,审议行政处罚案件33件,吊销营业执照处罚案件12批次涉及各类主体752户。
(二)加强法治基础建设。新局组建后,我们对持有执法证人员重新进行了资格审核备案,我局现持有执法证人员共计589人。2019年组织开展了四期行政执法岗位培训,培训执法干部340余人次,先后有8位业务科长为一线执法人员介绍各自领域的业务知识和监管职责,促进了各部门干部之间的感情交流和业务融合。
(三)加强法律顾问日常管理。强化法律顾问使用效率和效果,继续推动法律顾问全面、深入参与我局重大行政决策制定和依法行政实施,审查我局签署的各类合同151件,为案情复杂的行政处罚案件以及涉及股东之间纠纷的登记行为提供专业意见,提升依法决策水平。
二、推进依法行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一)全面梳理明晰权责清单。在顺利完成与原工商、质监、食药及区发改委就行政权力、执法人员、执法装备、执法制度、执法案件等12个事项的交接后,全面梳理权责清单,夯实执法基础。目前已确认行政处罚职权2022项,行政许可事项16项,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权46项;股权出质、动产抵押登记等行政确认权3项;名称争议、计量仲裁检定等行政裁定权3项;行政检查权87项;行政奖励7项;消费纠纷调解及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等25项。按照区政务服务局的统一部署,编制了我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并已对外公示。
(二)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按照西城区政府的工作要求,今年开展了“与现行开放政策不符的规范性文件”的清理,由我局起草的4件区政府发文的规范性文件决定保留并继续实施。同时我局还配合市局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清理”和“机构改革涉及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清理”的清理工作。
三、完善机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一)规范有序推进行政执法工作。新局组建后,立即成立法治工作组,制定《关于机构改革过渡时期规范行政执法活动相关问题的意见》及补充通知,出台《行政处罚案件审核审定暂行办法》,对案件审批、案件审核及案件决定的等重要环节的程序及要求予以明确。今年,持续开展了食品安全、违规销售电动自行车、利用合同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户外广告、网络市场监管、商标侵权、产品质量、特种设备、计量器具、商品包装、保健食品、餐饮服务、药品、医疗器械、开展专项治理,小区物业服务收费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维护辖区市场秩序,圆满完成国庆70周年大型服务保障任务。
截至12月31日,全局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2201件,人均办案45.19件;使用职权245个,履职率11.8%;拟罚没款2195.14万元。
与区检察院、区公安环食药旅中队密切合作,9次召开两法衔接工作会,对案件及法律进行研究,做好行刑衔接,移送食品药品类涉刑案件14件,治安拘留2人,刑事拘留18人,取缔黑窝点20个,对食药违法犯罪行为形成了强大震慑。
(二)加强内部约束。开展案卷评查,对发现的问题予以通报并进行工作提示。制定《行政执法行为监督与行政执法过错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对重点执法领域典型案件加强研究,做好前期指导。同时将复议诉讼、案卷评查由末端问题分析向前端规范执法行为延伸,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提示整改。撤销了一个错误的行政处罚决定。
(三)强化外部制约。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会议提案共14件。我局以此作为听取意见、接受监督、改进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明确标准、规范程序、加强督导、注重实效提高提案议案办理质量,推动转变作风和提升形象。
今年接《检察建议书》三份,涉及有营利性医疗机构发布违法广告、美容美发店使用不合格化妆品、校园周边商家销售烟草等三个问题。有关部门认真检视问题,迅速查处违法行为。会同公安、卫计委、烟草专卖局共同开展了相关领域的专项治理,同时开展化妆品法律法规知识培训15场次,签订诚信守法经营承诺书663份。召开了社会办医疗机构告诫会暨相关法律法规培训会,辖区200余家社会办医疗机构负责人参会。
四、转变职能,让“放管服”改革措施落地生花
(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改善。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办理4262余件“证照分离”经营许可。2019年新设立企业3926户,全程电子化率达到99%、平均执照办理时长0.96小时,一次性通过率近50%。新开企业实现“一日取照”,开展章照票快递送达、免费刻章服务。设立变更专区,变更登记“只跑一次”。成立全市首个注销专区,简化注销流程,探索市场监管领域许可套餐服务,实现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注销业务同时办理。
(二)有效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强化“大数据+市场监管”理念,协同相关部门开展协同监管和联合奖惩工作,加强黑名单管理应用,健全异议处理与信用修复机制。目前累计对884户严重失信企业实施联合限制。对于守信企业,实施“绿色通道”、“容缺受理”等便利服务措施,共计通过“绿色通道”服务企业60余户次,“容缺受理”20余户次。信用监管威力逐步显现。
(三)“双随机、一公开”加强部门联动协同监管。今年开展了三次联合“双随机”抽查工作,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靶向治理为目标,加强对开墙打洞反弹主体、保健品经营主体、类金融企业、预付费企业、医疗机构等风险问题的管控。共计对242户风险企业开展了联合双随机抽查,区属11个单位的50余名执法人员参与检查,发现存在问题企业144户,平均问题发现率达60%。
五、加强社会共治,促进区域和谐稳定发展
(一)深化消费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创新消费信息公示渠道,在阜内大街设立商户共治信息公示牌,公示经营主体快速和解方式、进行商户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及消费教育提示引导。围绕预付费投诉难题,积极探索用信用监管手段破解“接诉即办”难题,与辖区80家预收费经营企业签订《西城区(预收费)企业信用承诺书》,努力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创造放心消费环境。
(二)巩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创建成果。结合疏解整治促提升、治理背街小巷开墙打洞等专项行动,全面推进“阳光餐饮”工程。2019年辖区餐饮单位“阳光餐饮”工程实现率100%,规范提升率100%,我区餐饮业主体结构进一步优化。深入开展“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有效推广了产地直采、全程追溯和信用监管工作机制,进一步减少市场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开展区级药品使用环节抽样检测,已完成390批次抽样任务,抽样完成率100%,合格率99.74%。
(三)推进标准化战略实施。出台《西城区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全面提升质量总体水平。指导发布《老年餐桌等级划分与评定》,受到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推进菜市口百货国家级商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以北京市第一的成绩顺利通过终期验收。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对全区912部高风险电梯实施分级管理,完善电梯安全“多元共治”长效机制。
(四)不断提升普法宣传效果。制定了西城区市场监管局《2019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和普法责任清单,全局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以及微信、微博、网站、广播,宣传宪法及与市场监管职能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举办金融街论坛暨服务贸易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培训,开展“质量月”、食品安全周、安全用药月以及《药品管理法》和《疫苗管理法》“两法宣贯”等一系列普法宣传活动,组织召开西城区社会办医疗机构法规培训会,积极开展无传销社区创建工作。
我局干部李智同志被评为西城区“七五”普法优秀普法个人,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夕阳红茶馆》栏目主讲《老年消费陷阱大揭秘》系列节目覆盖面广,影响范围广泛,被评为西城区“七五”普法特色普法项目。
我局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2019年12月31日
回到顶部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