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所辖街道。位于区境北部。东起旧鼓楼大街、地安门内、外大街与东城区交道口街道相邻,南起景山前街、文津街、西安门大街与西长安街街道相接,西至新街口南、北大街、西四北大街与新街口街道相连,北至德胜门东、西大街与德胜街道接壤。1983年至1986年,拆除什刹海周边违章建筑,打通沿湖道路。同时复建汇通祠,改建银锭桥,兴建前海水法、茗园、后海码头等。1990年,重修荷花市场。1999年,完成万宁桥整修工程,兴建金锭桥,修建后海半岛望海楼景区。2000年,什刹海酒吧一条街形成。2001年至2002年,西皇城根南街、西什库大街扩建工程竣工。2002年至2006年,完成火德真君庙二期修缮工程。2006年,在前海西沿种植1300余平方米的荷花,重现昔日“积水新烟一镜磨,曲江沿岸赏风荷”的赏荷胜景。2006年至2009年,完成环湖灯、湖心岛等景区夜景照明工程和恭王府、广福观的修缮、修复工程,以及烟袋斜街的整治改造。2007年底,德内大街扩建竣工。2008年,完成什刹海前海商业街改造、前海西北角景观改造、后海花鸟市场整治等工程。因辖三海(前海、后海和西海,一般统称什刹海)而得名。清代分属正黄旗、正红旗和皇城地界。1928年,分属内四区、内五区、内六区。1950年,分属第四区、第五区。1952年,属西四区。1958年,属西城区。2004年9月,新街口北大街以东的新街口街道与厂桥街道合并为什刹海街道。下辖社区22个。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1~12摄氏度。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位此。是京城内老北京风貌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有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京办事处、西藏自治区驻京办事处等。有北京市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北京市第四中学、北海幼儿园等。有三甲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市积水潭医院。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山(4A级风景区)、北海及团城(4A级风景区)、恭王府及花园、宋庆龄故居等14处。有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庆王府、涛贝勒府、火德真君庙、广化寺等16处。阿拉善王府、银锭桥、什刹海寺等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20处。特色民间艺术有面人、毛猴、鬃人、鼻烟壶和风筝制作等。2002年,北京市政府批准什刹海为“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经济以旅游、商业、餐饮业和服务业为主,地安门外大街、西四北大街、新街口南大街是繁华商业区。以商业、餐饮业和服务业为主,有柳泉居、烤肉季等老字号10余家。主要交通干道有地安门西大街等。有地铁6号线、8号线和多路公交车通行。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