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十三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政策解读
规划的编制过程
"十三五"时期,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眼于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全区旅游业转型提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需求,编制《北京市西城区"十三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是西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全区旅游工作的重要依据。制定和实施好本规划,对于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开门编规划",采取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旅游企业、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收集各方面意见。深入研究旅游业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区情、以问题为导向,集思广益,内外联动,努力破解我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规划的主要特点
本《规划》提出以文化为核心要素,以创新为根本动力,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为基本保障,强化依法治旅,围绕都市旅游,全面提升旅游发展质量和效益、旅游管理和服务品质,全力构建"开放型全域品质景区",在全市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建设中走在前列。要实现《规划》总目标,须落实好四个方面的发展要求:
一是创新提质,把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动力,实施管理创新、业态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发展模式创新,通过创新带动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首都功能,疏解非首都功能,着力提升旅游发展质量,打造品质旅游。
二是文化兴旅,以文化为核心要素,深入挖掘西城区丰富的古都文化与民俗文化资源,全面提升都市旅游产品的文化吸引力,营造浓郁的文化休闲环境,使之成为传播中华文化、展现首都魅力的重要窗口,成为西城居民留住乡愁的精神和物质载体。
三是融合发展,把握产业发展规律,深入探索旅游与文化、科技、商务、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创新融合型产品和服务;以全域旅游的视野,推动旅游空间和城市空间的有机整合,打造开放型全域品质景区。
四是宜游开放,按照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的标准,优化旅游管理服务水平,使旅游管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精细管理、精准服务和智慧运行。引导绿色出行,倡导文明旅游。让游客享受更为安心、舒心的旅游环境,不断提高西城旅游的美誉度。
规划的亮点及重点工作任务
一是建设全域品质景区:依托什刹海、大栅栏-琉璃厂、天桥等旅游功能区,打造三片文化特色鲜明的开放型品质景区;提高"阜成门-白塔寺-景山"、"新街口-西单-菜市口"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古都文化景观体验线路和时尚休闲体验线路;依托北京展览馆、德胜门、西单、马连道等多个节点,构建多元特色的产业融合功能圈。结合区情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服务水平提升、丰富旅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区域竞争力和知名度,达到经济、文化、社会综合软实力的共同提升。
二是提质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主题文化旅游产品,打造"古都京韵"文化旅游产品品牌。加强服务场所文化主题建设。鼓励开发以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文化主题场所。支持创作或引进一批高端旅游演出项目。促进旅游商品多元供给,丰富特色旅游商品体系。
三是拓展培育客源市场,在拓展入境市场方面抓好入境产品整体包装、游线组织、市场宣传等工作,形成有效的市场消费热点。在挖掘国内高端市场方面以都市旅游产品为主打,以国内自助游市场和本地消费市场为重点,积极发展高端旅游产品。在创新旅游营销模式方面,加强重点客源地精准营销。
四是优化升级产业要素,大力提升住宿业品质,推动旅游住宿向精品化、主题化、设计化方向发展。积极探索"景区+"扩展模式。合理整合景区周边资源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生态圈。引导旅行社塑造和提升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重点培育龙头旅行社与品质旅行社。
五是深度推进产业融合,全面发挥"旅游+"功能,推动旅游发展向"区景一体、产业一体"转变,促进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编制文商旅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拓展融合范畴,扩大融合成效。强化城市空间休闲游憩功能,高品质打造城市公园广场休闲游憩、文化娱乐游憩、体育运动休闲等游憩系统。
六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布局合理、层次立体、功能多元、服务优质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提高服务便利化水平,加强重点地区旅游标识导览系统建设和旅游厕所的改造及提升。拓展旅游惠民服务领域,完善志愿者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七是加强智慧旅游建设,推进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咨询站点、3A级以上景区、3星级以上饭店、主要旅游功能区等场所实施无线网络全覆盖工程,构建全域旅游二维码解读系统。开展智慧景区试点建设,提升景区智能旅游服务,推动3A级以上景区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提升全行业智慧化管理水平,推动旅游与互联网融合创新。
八是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建立权责明确、执法有力、行为规范、保障有效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长效机制,形成政府主导、条块结合、行业自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强化监管措施,落实监管责任,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着力解决大栅栏、前三门大街沿线、什刹海、德胜门等地区存在的突出问题。
九是强化行业精细治理,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主体负责"的旅游安全责任体系与工作机制,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加强旅游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开展旅游服务优质供应商测评与认定,树立行业品牌。
规划的指标设置
"十三五"期间,全区旅游接待总量保持基本稳定,完善海外营销体系,推出一批品质旅游产品,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年均增长4%;
大力提升旅游综合服务质量,全年游客满意度指数力争达到83%以上;
封闭式景区实现WIFI全覆盖,旅游厕所基本达到2A级标准,旅游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达标单位达到300家以上;旅游投诉处理满意率达到95%以上。
相关稿件: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