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司法局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
发布时间:2021-07-21
近年来,北京市西城区司法局坚持“司法为民”原则,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切实找准群众法律需求,为群众提供便捷、专业的法律服务,切实打通法律服务中的“最后一公里”堵点难点。
紧扣群众法律需求
西城区司法局坚持把教育整顿作为加强与群众联系、倾听群众期盼、改进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契机。先后两次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广泛开展集中“开放日”活动,开展“我当法律服务员”活动周启动仪式,由司法局相关负责人现场接听12348法律服务热线,回应群众法律期盼。并提出“我为群众办实事”计划16项,全部进行了部署落实。其中“提升社区法律顾问知名度”“周末提供公证法律服务”“一次都不跑云公证服务”“成立国际遗嘱中心,化解办遗嘱难”等举措,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开展各类公益法律服务活动
为了更加专业、快速地为群众开展法律咨询、法律宣传,西城区司法局成立了由专业律师组成的法律服务团,服务团成员各有所长,经验丰富,日常业务涵盖房产、养老、金融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
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方面,该局充分运用驻区律师法律服务资源,与西城区教委积极对接,为西城区全体中小学校幼儿园主管校长讲《关于法律风险防范与对策》的法律课,结合民法典和《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帮助学校了解校园伤害事故的法律规定,并通过案例给予学校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以提升中小学校幼儿园的法律风险意识以及防范能力。
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在日常工作中,西城区司法局注重收集、整理居民及行业机构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并针对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积极加强对外宣传力度,通过法治西城微信公众号对外公示社区法律顾问,真正做到便民利民。
西城区司法局制定了《西城区司法局关于开展2021年公共法律服务专项维权活动的实施方案》,对本区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专项维权工作进行组织部署。并在全区司法鉴定行业开展“党建引领强管理,规范执业促提升”专项教育整治活动,组织各机构开展学习教育,对鉴定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学习教育阶段工作进行评估报告总结,对司法鉴定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深入排查阶段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加大法律援助力度
西城区司法局法援中心将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军属群体列为重点服务对象,根据其不同特点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援助服务,法律援助服务范围扩大,使更多困难群众能享受到法律援助的温度。
在加强刑事法律援助辩护全覆盖工作方面,西城区司法局组建法律援助刑事辩护律师库,落实律师值班制度,与检察机关多次协商,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规范值班律师办理认罪认罚案件流程,督促律师深入开展量刑协商,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该局还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互联网+法律服务”、各便民服务窗口、工作站(点)咨询服务等功能,为贫困群众提供线上线下全方位法律咨询服务。截至目前,共通过12348热线接听法律服务热线11750件,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17054件。通过法援律师的接待咨询和案件代理工作,法律援助已经开始在人民群众的心中生根发芽,“有困难,找法援”已经成为困难弱势群体的心之所向。
积极构建大调解格局
为了提高调解员为民办实事的能力,西城区司法局着力加强对调解员的培训。西城区人民调解委员会针对日常接待和调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每周五开展例行培训,有问题、有疑惑,周内就能解决,大大提高了调解员的业务能力。同时该局还指导西城区人民调解员协会,针对基层调解员、社区社工、居民,开展了50余次线上线下业务培训、民法典专题普法讲座,体现了培训常态化、多样化,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特点。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调解工作,西城区司法局在今年上半年陆续推选7名优秀调解员参加普法节目录制。
此外,西城区司法局还与西城区民政局、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西城区人民法院多次对接,并召开座谈会,探讨新形势下社区调委会换届、社区专职调解员配置的解决办法,加强治安纠纷和民间纠纷联合调解工作,加强诉调对接工作,积极推进大调解格局部署工作。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