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宣武门地铁口不远处,有一条名叫金井的胡同。胡同不宽,也不长,因一口金井而得名。顺着胡同往北走,顶端有一处雅致的四合院。院子曾经的主人便是我国近代法律史上赫赫有名的法学家沈家本先生。
进入院里,只见房子坐北朝南,呈长方形,三进格局。整个院落干净整齐,红墙墨瓦,阳光暖人,如此美景,真应了那句“闹中取静独风雅”。
院中西府海棠枝叶繁茂,随风落影,花瓣飘散洒于地面。
序厅以沈家本奏章及代表性法律著述中的法治名言为背景,展现了沈家本深邃的法律思想和学术造诣。沈家本半身铜像由著名雕塑家曾成钢制作,雕塑目光如炬,形神兼备,很好展现了沈家本先生的精神风骨。
展厅内以大事记的形式展现沈家本的生平纪年,将沈家本这一生发生的大事进行了简单的梳理。
展厅另一个部分,以时间为序,分别介绍他青少年时期、刑曹生涯、任职地方、修订律例、斗士蠖居的人生经历,充分展现了他风云变幻的一生。
二厅介绍了清末修律及其对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展馆分别从修律背景、修律准备、翻译西法、研究整理传统法律、改造旧律和制定新律等方面对清末修律的内容进行展示。
枕碧楼为故居内最著名的建筑,利用部分展厅还原了沈家本生前生活在这里时的场景,同时陈列了部分沈家本生前曾使用过的文物。
枕碧楼二楼为书房,曾藏书三万余册五万余卷,名噪一时,沈家本晚年的著述,均出于此。
沈家本故居设置了变法修律人物馆和中国古代法治人物馆。用幻影成像技术对清末著名的“礼法之争”进行场景再现,展示了中西方法律文化从冲突、对立走向初步整合,融合的过程。
法治宣传教育主题互动空间运用数字互动技术,营造沉浸式的参观体验。通过高科技技术,使观众得以窥探历史之一隅:丰富的展示内容可满足不同年龄段的普法教育需求,是故居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的专题活动区。
主题互动空间也被打造为集党建、团建、普法宣传教育功能为一体的场所,可进行重温入党誓词、党旗下讲话、党建知识问答、观看党建专题影片等环节。
开馆至今,沈家本故居从法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多方面开展参观接待、会议接待、党建、团建、学术交流、志愿服务、文化艺术类型丰富的文化宣传活动和教育活动。
沈家本故居还举办了“夏夜星河 红色光影——故居里的电影院”活动,在古色古香的建筑内,居民们围坐在一起,观看红色电影,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沈家本故居文物保护利用项目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等重要论述精神,由最高人民法院与北京市西城区委、区政府联合推进文物合理利用的一次积极尝试,创立了以司法手段保障文物腾退的新模式,是加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探索创新文物建筑活化利用、擦亮首都老城“金名片”的一个典范工程,也是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平台。
沈家本故居对社区文艺活动也进行了支持,上斜街社区在沈家本故居成功开展庆重阳欢庆会。
沈家本故居与地区团工委联合举办了茶道艺术、木版画印刷、板画雕刻、中国剪纸等专题课程。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