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信息详情
北京市西城区司法局2024年法治政府 建设年度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25-01-13 15:05    

分享:

2024年,区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中、三中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区决策部署,着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一年来,承办市折子15项,区折子8项,办理区人大建议2件,政协提案5件,办结接诉即办案件1978件。区司法局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的单位,区法律援助中心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1.高位调度,推动全面依法治区、依法行政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区委依法治区办、依法行政办的统筹调度职能,召开2024年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会议及依法行政领导小组会,研究制定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要点、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两年行动计划等文件。与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签订共建框架协议,进一步完善我区法治人才联合培养工作机制。借助金融街论坛资源优势,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事法律服务中心分别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探索建立涉外法治区级平台。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完成全区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人员全员轮训。先后组织5次行政执法资格考试,考试通过率96.92%。

2.砥砺奋进,顺利推进执法监督、行政复议试点工作。一是按照司法部关于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热线合作机制试点要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落实,研究制定《西城区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建立合作机制工作的实施方案》,高质量推动区级行政执法监督分析平台建设,目前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是扎实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司法部批准的行政复议接待咨询与案件办理标准化试点建设,制定印发了《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管理办法》《标准化试点激励办法》《标准化试点经费保障办法》,并已基本完成各项标准初稿,做到行政复议标准化与业务建设、队伍建设相结合。

3.多措并举,着力提升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核工作水平今年以来审核政府决策、重要文件、政府合同等265件次,出具合法性审核意见书36份;向市司法局和区人大备案政府规范性文件5件;接受区属部门备案规范性文件14件;组织区委区政府法律顾问参与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咨询论证118件次。扎实推进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基层联系点建设,起草了《规范性文件制定基层联系点工作方案》;完善了区重大行政决策及规范性文件管理平台并增加公众征求意见情况说明。

(二)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1.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功能。探索创新公共法律服务模式,全面整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司法鉴定、行政复议等法律服务资源力量,统筹推进热线、网络、实体三大平台深度融合,为老百姓提供“综合性、一站式、标准化”服务,解答现场法律咨询50350人次,“12348”法律服务热线解答咨询42851人次 。

2.推进街道品牌化公共法律服务站建设。印发了《西城区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品牌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15个街道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品牌化打造,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推动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与司法所、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等一体规划、一体建设,实现资源共享。2024年12月17日,西城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经验总结交流会在椿树街道司法所召开,标志着西城区在全区范围内实现了街道品牌化公共法律服务站全覆盖。

3.形成西城普法联盟工作合力。持续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不断完善区、街、社区三级普法阵地网络,着重推动金中都公园等具有西城特色的区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深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建设纵深发展,实现15个街道全覆盖。加强重点人群、重要法律的宣传教育,利用国家安全日、民法典宣传月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全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2100余场次。

4.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认真做好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日常行政审批工作,累计办结行政审批各类业务2773件,发放各类执业许可证照件1975件。

(三)全力维护平安西城建设

1.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完善规范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在线预约办理流程、工作机制。全年,全区各街道、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案件7493件,调解成功6702件,成功率89.4%受理行政调解案件67751件,调解成功36601件,成功率54.02%。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8160次,有效预防和降低了矛盾纠纷化解风险隐患。

2.认真做好复议应诉工作。推进电子档案生成及管理系统项目,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办案;引进语音识别系统,保障听证全流程记录、笔录实时传输展示,通过不断完善硬件建设,大幅提升办案效率,做好法落实的保障工作。2024年收到行政复议申请2777件,现场接待复议来访人员2156人次。推进全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3.着力提升司法所建设建设水平。全市首创司法所高质量发展评估工作并研究制定评估标准。圆满完成《西城区司法所高质量发展评估报告》,并针各街道司法所个性化“体检报告”,指导督促各单位逐项整改落实,进一步提高全区街道司法所工作水平,多次在司法部《司法所工作》杂志、北京市相关会议上介绍西城区经验。

二、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一是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多元纠纷化解,体系内统筹协调、系统施治力度还不够。二是部分调解组织制作的案卷质量参差不齐,卷宗制作规范化有待提高。三是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中企业满意度还有提升空间。

原因:还应进一步优化行政复议资源配置,完善配套制度,更好地发挥行政复议制度的积极作用;人民调解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还有待提高;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2024年区司法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2024年,区司法局党政主要负责人始终坚持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中的各项要求。将法治工作作为全局重点工作,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提高依法决策水平。高度重视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指导制定了《西城区司法局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亲自主持召开局长办公会并进行会前学法七次,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接诉即办条例》等相关内容。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工作安排

1.稳步推进两年行动计划。结合十四五规划总结验收和八五普法工作回顾,持续完善法治建设工作机制,推动依法治区创新发展,按照《西城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两年行动计划2024-2025年)》部署要求,高标准完成目标任务。

2.精心筹划三个规划。按照规划编制的相关要求,对标对表,研究制定法治建设和法治政府建设“十五五”规划和九五普法规划。

3.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重点落实国家和上级部门就决策、文件、合同的最新政策要求,修订《北京市西城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北京市西城区行政机关合同管理规定》。研究制定《重大决策及行政规范性文件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等程序实施细则》,积极探索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设立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基层联系点机制,全面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实质性参与决策制度。

4.持续深化司法部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合作机制试点项目成果。优化西城区行政执法监督分析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宽行政执法监督渠道,着力解决社会反映强烈、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执法难点、热点问题,为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提供坚强有力的执法保障。

5.持续深入建设完善标准化工作。确定行政复议接待咨询服务与案件办理服务标准并实施,根据实施情况不断改进,完成验收。

4.发挥西城普法联盟合力。认真落实首批“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区”创建和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建设工作,全面提升全区公民法治素养,着力打造诸如金中都、郭守敬等法治文化“金名片”。持续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不断完善区、街、社区三级普法阵地网络,深入推进“京剧唱法”、“法治文艺走基层”、“普法进万家”等有影响力的普法品牌。

5.扩展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化我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在社区层面的作用,提升社区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标准,真正将公共法律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改进服务方式,以社区法律顾问为核心,辅以人民调解员发挥协作效应,提升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合力。

6.成立金融街涉外商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统筹人民调解、律师、公证、司法鉴定资源,进一步深化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合作,提供涉外商事公共法律服务。许局审核

 

 

西城区司法局

2025113


回到顶部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技术支持邮箱:work@bjxch.gov.cn
官方微信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