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法源寺绿地花园绿化

 法源寺绿地花园

  法源寺位于原宣武区教子胡同南段东侧的法源寺前街与后街之间,原名悯忠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代,是北京城内现保存完好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最古老的名刹。占地约6700平方米。
  法源寺内花木繁多,初以海棠闻名,后以丁香著称,至今全寺丁香千百成林,花开时节,香飘数里,号称“香雪海”。?“法源寺丁香诗会”历史悠久,每年春季花开,寺僧必备素斋,邀集文人名士赏花吟诗唱和。纪晓岚、黄景仁、龚自珍等都曾在寺内留下诗作。由于种种原因,法源寺丁香诗会一度中断了87年,直到2002年才得以恢复。
  法源寺地区被列入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后,2004年区政府投资1.4亿元,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拆迁了寺院以南至南横街一片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110户居民和6个单位,腾地1.4万平方米进行绿化,由北京城市建设研究院设计,原宣武区绿化二队施工,北京市盛典园林绿化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负责监理。2004年7月15日开工,9月15日竣工。绿化面积9933平方米,栽植各类乔木、灌木、绿篱数万株,铺种草坪6670平方米。因南横街系唐幽州城迎春门内大道,该绿地被区政府命名为“迎春园”。园内建有环形防腐木座凳、矮墙坐凳,仿旧石墩,设置了青白石柱基、庭院灯、壁灯。铺设2处下沉广场,分别镶嵌唐幽州地图和法源寺鸟瞰图青铜浮雕。当年获市园林系统“年度优质工程奖”。 
  按照原宣武区政府关于建设展示北京历史文脉和宣南文化地上遗存及故址的街景标识的安排,区文化委在千年古刹法源寺及门前“迎春园”绿地中轴线南端临南横西街处修建唐代悯忠寺故址标志。该标志由筑合建筑设计所设计,北京市创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公司施工。标志物占地49.5平方米,为白色仿唐代石灯形状置于30厘米方台之上,灯体高5.7米,圆柱状,两端直径略小,朝南向雕刻红色“唐悯忠寺故址”6字。灯体上部为八角八柱攒尖顶亭状灯室,座部正面镌刻原宣武区政府设立故址标志的《迎春园修建记》,背面刻有区政府顾问、建筑史专家王世仁撰文的《悯忠寺沿革记》。两座铜雕唐代座龙造型分别立于方台底座南边的东西两角。
 

回到顶部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技术支持邮箱:work@bjxch.gov.cn
官方微信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