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西城区园林绿化局专业人员受邀参加社区蚊虫科普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1-06-05



6月4日,西城区园林绿化局从事园林植保(植物病虫害防治及保护)专业工作的彭博同志应区委政法委机关党支部和区科协邀请,来到后海西沿社区,就什刹海水边摇蚊较多的情况进行对接和科学讲解。区委政法委机关党支部、什刹海街道后海西沿社区党委、区科协综合办公室、什刹海街道社会建设办公室、什刹海风景区管理处等相关负责同志参加。

通过与社区党委负责同志座谈,彭博同志对居民反映数量较多的蚊虫进行了科普。此类蚊虫其实主要就是一种称为“摇蚊”的双翅目昆虫,这类“蚊子”与我们所说的普通蚊子属于不同的种类。我们平时所说的叮人的蚊子主要是指蚊科的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和白纹伊蚊(俗称花腿蚊子)(Aedes albopictus)。摇蚊则属于摇蚊科,绝大多数种类口器已经退化,幼虫在水中可以生活数年,而羽化后成虫往往不吃不喝,在完成繁殖任务后,不久便会死去。因此,摇蚊科的蚊子是不吸血、不咬人的,对人体没有危害。但由于摇蚊在集中羽化期往往数量众多,且婚飞时受大风或早晚空气湿度增加翅膀较重等情况影响,飞行高度会降低,而且还具有趋光性,常常在水边大量出现,尤其是傍晚路灯附近会聚集大量被灯光吸引而来的摇蚊。这时往往会对人们造成视觉恐慌,但其实它对人类是没有什么危害的。而且,这些摇蚊在飞上高空婚飞的同时,还为北京一级保护鸟类——北京雨燕、家燕、灰喜鹊、白头鹎、灰椋鸟等多种鸟类提供了必要的食物。另外,摇蚊的幼虫生长在水中,主要为杂食性。多以细菌、藻类、水生植物和小蜉蝣生物为食。对于在加速水体物质循环和水中有机物质分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对于净化水质、减少水体污染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除此之外,摇蚊幼虫数量庞大,还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是多种经济水生动物如多种鱼、虾、蟹、鳖、龟等的优良天然饵料。摇蚊幼虫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的41% ~62% ,脂肪占2%~8%。是水域环境、生态系统良好的证明。目前,花鸟鱼虫市场上出售的“血红虫”就是一类摇蚊的幼虫。

彭博同志此次科普座谈,从摇蚊的生物特征、生活习性,与人类、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如何防治等方面相关科普知识做了详细介绍,同时也呼吁公众在“6.5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要保护环境,善待身边的各类生物,减少有毒有害化学农药的施用量,保护好生物多样性。


1623117366419065438.jpg


1623117366453099421.jpg



 


回到顶部

政务服务热线:1234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技术支持邮箱:work@bjxch.gov.cn
官方微信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