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气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
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所以,即使已经立秋,植物的防晒遮阴工作还是要做好,尤其是一些夏季休眠的植物。不要过早地将植物拿出来接受强光和风雨。采用合适的养殖技巧,躲过火辣辣的秋老虎,保证秋季植物健壮生长也很重要!
控制光照时间
立秋后光照会相对减弱,日照时长逐渐变短。对于一些喜光照的花卉,要注意增加光照时间。如果立秋后不能给足日照,光合作用不足,植物生长受到限制,影响植株健壮程度和开花时间以及开花质量。
月季、茉莉花、三角梅、米兰等,应该将其摆放在家中光照较好的位置,给予充足的光照。例如:月季花至少4小时、茉莉花不少于4小时、蟹爪兰6小时、桂花需要6-8小时等。
调整浇水策略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植物生长状态也相应发生变化,盆栽浇水也应有所改变。大部分植物仍要在早晚凉爽气候时浇水,特别是8月中下旬,气温还较高,植株蒸腾量大,大部分花卉应1-2天浇一次透水。一些植物摆脱夏季休眠,开始进入生长旺盛期,如君子兰、秋海棠、天竺葵、蟹爪兰、花叶芋等都要增加浇水量,让植物恢复生长。
秋季浇水时间最好在晴天的上午,因为昼夜温差变大,晚上不宜。部分在成长时期的花卉,依然要保证足够的水分供应,例如:杜鹃花、茶花、桂花等。
适时少量施肥
秋季天气转凉后,很多盆栽会重新进入快速生长状态,因此需要充足的养分。夏季高温期间也会消耗植物体内的养分,需要逐步增加养分积累,提供植株健康发育和开花。
施肥量应该逐步增加,多施薄肥和磷钾肥,促进植物健壮和花朵的发育。
秋季进入生长期花卉如茶花、月季、天竺葵、菊花等,需要增加施肥量。对于在秋天和早春开花的品种,例如仙客来、杜鹃等在秋季应增加肥水,促进其生长和花芽的形成。施肥不当,植株无法承受吸收,也会让植物受伤。施肥也要凉爽时段,施肥后可在晚上或隔天上午浇水一次,有利于植物吸收,同时可以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和盆土的干湿。
合理整修修剪
修剪除了早春开花植物较为重要外,大部分花卉都可以在秋季整修修剪。入秋后及时进行整修修剪,可以使秋花开放整齐而鲜艳。修剪时去除病枝、枯枝、过密枝、徒长枝以及过于繁茂的枝叶,促进盆花秋季旺盛生长。如月季、茉莉、石榴等花卉,剪除夏季残花败梗并适当缩剪,促使其萌发新枝再度开花。
秋季修剪还可以控制病虫危害,遭受介壳虫、红蜘蛛等害虫,或者出现过叶斑病、枝干的腐烂病等植物,要重剪去掉病枝,让其重新发育长叶。修剪时可结合喷施防治病虫害药水,未发现病虫害的,可喷洒药物进行预防。冬季放入室内的观叶植物或早春开花的植物,修剪都对其生长有促进作用,冬季休眠的植物可利用早秋修剪,促进盆花健壮,来年开花才多。
及时播种繁育
立秋后气温降低却不寒冷,很多草本花卉的播种,还有一些木本花卉的扦插,都可以尽快做好安排了。一些两年生栽培的草花,如石竹、旱金莲、酢浆草等,正是播种的好时机。适合秋季宜扦插草本花卉还有天竺葵、薄荷、丽格海棠、菊花等。
还有一些木本花卉也适宜在秋季扦插,如吊钟海棠、月季、常春藤、米兰、茉莉等,在秋季扦插成活率较高。对生长较密需要分株的宿根花卉如牡丹、芍药应及时分株繁殖。对于春节前后开花的球根花卉,如风信子、郁金香、朱顶红等,要待秋季凉爽时节再上盆。
虽说立秋节气到了,温度会逐渐下降,但初秋如夏,刚立秋,还热着呢!养花的人都知道,很多花不是冻死在冬天而是冻死在春天。同样的道理,很多花并不是热死在夏天,而是热死在秋天。
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